跳至主要內容

文章

顯示從 2010 起發佈的文章

Mama don't take my Kodachrome away!

上年停產的經典攝影正片 柯達康(Kodachrome) 膠卷,連世界最後一所沖洗這種膠卷的照片沖印公司,也於三十日那天沖洗好最後一卷的Kodachrome後就關機了,正式完成歷史使命,沒有就是沒有了。該公司為此事出品了一件紀念T-shirt,年輕一點的朋友讀到T-shirt裡的描述,大概不明白一個品牌的菲林幹嗎有這個本事,有一個 國家公園竟然要以她為名 。當然柯達康的名氣,除了是由於其獨特的色彩表現外,也因為《國家地理雜誌》這些年來精彩的彩色攝影作品跟柯達康畫上等號,但其實更重要是上一代美國人的集體回憶,家中鞋盒裡盛著的柯達康幻燈片佔了好一部份,一家人飯後濟濟一堂看幻燈機投射到白牆的生活影像,是美國夢的美好回憶,正如那件T-shirt所言,「Paul sang about it」( 其實攝影豬也wrote about it ),那個「Paul」,就是Paul Simon。 順道祝大家有個美好平安的2011! P.S.: 「明報」也有 相關報道 。

街角的原聲大碟

Blue and Green by Miles Davis 這幾年多了聽爵士樂,籠統的解釋是人老了,你大可嘲我扮有深度,但事實是由hard rock到尹光我都沒有間斷過去聽,或許如爵士樂巨人Duke Ellington所言:「這個世界只有兩種音樂,一種是好的音樂,及其餘下來的一種。」(真厚道。)喜歡聽爵士樂,還有一個原因是她提供現覺形像異常豐富,好的爵士樂大師能提供你一個強烈的現覺衝激,就像提供一個空間給你去闖蕩,歌曲的時間就是空間的大小或深度,令人意想不到的歌曲可以帶你去「遊花園」,如是者有時會進入一個個房間,你常常懷疑自己走錯地方,進了別人的房間,其實就是音樂人的苦心安排。舉個例子,聽John Coltrane的名作《Giant Steps》,那些複雜的即興演奏和變化多端的和弦,我最具像(或最世俗)的意境,是我平生第一趟去太古廣場,被那些刻意刁鑽安排的扶手電梯,把我這個人帶上帶落,弄得團團轉,故意令你迷失在其中。 我沒有太認真研究是否音樂人都用圖像思維,其實無論圖像及音樂都是右腦區域主宰,並不出奇,雖然我認識有位真的用「圖像記憶法」的記者行家,他很多時候訪問別人都不用做筆記,聽來著實有點匪異所思,我也不求甚解,因為明顯地我的右腦沒有開發過。我知道有好些知名的爵士樂手本身嗜好就是繪畫,有些還要認真一點就如Miles Davis,在世時已經常常舉辦個人畫展。有一兩趟看過他做電視訪問時都看來心不在焉,卻拿著本速寫簿有意識地在涂鴉,所以我懷疑繪畫對他來說是作為「藥物」的替代品。在一個訪問裡他提到怎樣把音樂觸感變成視覺元素是頗有趣的: 「顏色,我首先會從顏色入手。然後其他的我就會即興而為。直線和圓。也許我會想扭動一些線條,也許我會畫一個乳房和一個眼睛。我是從潛意識裡著手,就像我的音樂一樣,她必須能帶給我一些東西。我不能寫一些不會令我輕踏腳步或不能令我感受到什麼的音樂。一旦格式開始形成了,它就像一個等待獨奏的音樂編曲。這個編曲是關鍵在於平衡,你不能有太多的黑色,就像你不能有太多的薩克斯風管在音樂裡面。假設你有了一個調子但那個薩克斯風手奏不了那個風格。你必須得找另一個人替代,以適應在那裡。就像你嘗試去使用另一種顏色一樣,總是不能強求。」 爵士樂的精粹在於「即興」(improvisation),即興是自由但不等於亂來,無論你在歌曲的核心弄個筆走龍蛇,天馬行空,在進入及走出歌曲時

Anti-paradigmatic revolutionary work of conceptual art banning*

The Colbert Report Mon - Thurs 11:30pm / 10:30c Tip/Wag - Art Edition - Brent Glass www.colbertnation.com Colbert Report Full Episodes Political Humor & Satire Blog</a> March to Keep Fear Alive 美國有兩大很受歡迎的政治諷刺電視秀,一個是Jon Stewart主持的《The Daily Show》,另一個是Stephen Colbert的《The Colbert Report》,近日一集《The Colbert Report》satire到art world了(之前他也戲謔過 攝影師被當成恐怖份子的拘捕事件 ),包括原來本身是藝術品收藏愛好者的喜劇泰斗Steve Martin寫了本有關藝術界的小說;還有是近來在華盛頓的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在最近一個名為 《Hide/Seek: Difference and Desire in American Portraiture》 的展覽中,把因愛滋病去世的藝術家David Wojnarowicz一段有關被指褻瀆基督的錄像片段撒走,片段裡短暫出現了十字架被螞蟻爬行其上,喻意基督的受苦跟愛滋病的折磨一樣,Colbert乘機伸共和黨一腳,因為共和黨要脅要在撥款上為難主辦單位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使其作出妥協(他用標題那個「翹口」詞彙來形容這種要脅,我自己也不知有沒有聽錯 ),這事跟當年Andreas Serrano經典的 《尿尿基督》 事件也是相類似,當年共和黨議員也是同一手段對付資助Serrano的 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 Arts 。 其實最「頂癮」的是節目最後Stephen Colbert把今年前些時美國中期選舉期間,跟Jon Stewart合作的 政治戶外秀 中穿過的jump suit,即席捐給National Museum of American History收藏,我們的歷史博物館會不會收藏菜園村請願集會用過的芭蕉葉呢?

近況之甲乙丙丁

Wonton #37 人病了,總是想發點嘮叨。 甲:今年這秋冬交接之際,竟然可以病了兩個星期有多。以往季節轉變時都有鼻敏感的困擾,但都是打亂一下生活節奏而已,都真正踏入秋季就會不藥而癒。但今年情況最是惡劣,持續的感冒加上鼻敏感,中西藥已嘗透了,西藥效果一流,鼻水立止但人猶如打了懵仔針一樣,吃中藥每天侍候在藥煲旁人也心煩氣燥,整天精神萎靡,一直處於亞健康狀態,基本上手頭上計劃的工作都打住了。這趟不要介紹什麼「神醫」給我了,這次痊愈後我真的要「的起心肝」去運動罷。 乙:自從為CULTaMAP撰寫專欄後,自己博客或「攝人絮語」的投入的確少了很多,幸好近期「香港攝影節」節目多籮籮,想必大家一定不會感到若有所失(這個想法太自大罷)。自己本身不是文膽,只是比文盲尚且好一點,短短幾佰字還叫得上得心應手,但去到CULTaMAP裡上千多兩千字,結構要嚴謹一點的時候,我就覺得有點吃力,另外CULTaMAP大多是普羅讀者,對攝影史、攝影作品或理念認識不太深,我撰寫時也要自我調較一下,盡量由淺入深,所以時間實在花得不少。現在打算遲些暫停一下CULTaMAP的欄目,希望將來多點時間回歸一下在這裡「講故仔」(我的確有這種感覺)。 丙:最近碰上一位讀者(他本人讀到這裡知道我是指誰了),他提到自己也有去看 《攝人絮語》博客,我說自己間中也在那裡撰寫文章,他竟然回我 : Huh?那個博主不是叫「攝人絮語」嗎?跟這位「忠實」讀者解釋一下:《攝人絮語》的博主並不是叫「攝人絮語」,而是由香港著名攝影學者黎健強和黃啟裕、 近期火熱的攝影新銳楊德銘,及一名不知自量的閒人合編,每篇文章都有下款的,請留意。(聽起來像個「爛Gag」,但確實是真人真事。) 丁:近來病榻休養中想到有些想法想貼出來,但都是所謂「狗噏」,或「牙痛」成份居多,沒 什麼理論基礎,最近發覺牙痛文章比較受歡迎,太認真的實在「把鬼」。本來大概可以 貼在《攝人絮語》,但實在太「絮」了(或「碎」?),或者會在這裡加開一個欄目tag,姑且叫做「廢人廢語」,廢人說廢語,不亦樂乎?

古董重溫:「攝影集:你今日睇咗未?」

(乘討論攝影集的勢頭,再貼一篇!) 最近自己浸吟在「書」的世界中,包括剛完成了一些攝影「同人誌」的製作,也給別人的出版提供了一些顧問式的意見,還有的是將會替一位資深攝影師的作品集進行一些編輯工作。看起來自己好像變得炙手可熱,其實只不過自己在以往出版的經驗上碰釘碰過焦頭爛額,人家會覺得這個人幫忙自然少了當「 爛頭卒」機率罷。 在當下經濟景氣如此暗淡的年代,攝影出版的風氣其實並沒有靜止過,曾有文章提到在九十年代前,把一年間出版過的攝影集都收藏起來不是難事,但今時今日是沒有可能了。絕版攝影集也洛陽紙貴,拍賣網站或更甚是攝影書的拍賣會交投熾熱,當然不少人以攝影集作為收藏品看待,但我更想說的是攝影集作為攝影作品的傳播途徑、攝影師理念的歸宿。 其實攝影書的出現比攝影作品在藝術畫廊展出的風氣還要來得早,十九世紀攝影術發明初期,在柯式印刷術更甚是 photogravure (中譯「影寫版」或「照相凹版」)技術出現之前攝影集已是大行其道,當時的攝影作品集其實有點像現在的家庭式照片薄,是用照片實物輔以凸版印刷文字解說,例如本身為發明攝影術的先驅人之一塔爾博(William Fox Talbot 1800-1877),自己本身也是對攝影美學有一番見解的人,他那本《The Pencil of Nature》也是攝影作品集的先驅者,內裡附有的照片正正是「碘化銀紙攝影術」( calotype ,或譯卡羅式攝影術),也就是他註冊了的專利發明之一。當然在柯式印刷(offset printing)和半色調網屏(half tone screening)等的技術誕生後,印刷成本大大下降,生產效率卻幾何級數提高,攝影集製作的風氣只有更盛。 可以告訴大家製作攝影集所耗費的時間精力金錢實在不菲,不少攝影師仍夢寐以求能製作自己的攝影作品集,但其中有多少真的明瞭一本攝影集的價值在哪裡?又或是只是單純希望發表作品,只求湊合一堆自己認為叫人滿意的作品?在近年出版的攝影集導覽「聖經」,由攝影師Martin Parr和攝影評論人Gerry Badger合著的《The Photobook: A History, Volume 1》的前言中曾引述荷蘭攝影史學家Ralph Prins的說話,他認為:「攝影集是一種自治的藝術形式,跟一件雕塑、一齣戲劇或一套電影沒有兩樣。每張照片放棄其表達相中個別事物的攝影特質,在印刷顏料的演譯下

Wish List

我為自己一年一度定下的wish list,今年終於要脫期了,幾個原因:一、懶;二、電腦系統更新後,輸入中文的插件出了問題,現在才搞定;三、小弟今年不才又不財,其本上買書的決定一直在拖著。當然這等雞毛蒜皮之事也不過是個借口,另外一方面想著的是如各位要獲得最新最快攝影書資訊,看台灣的「 拍立得攝影 」網站,隔天就有一本新書介紹,其他人實在難望其後背,幹嗎要看我的書單?我個人希望買什麼書,不見得匹配大家口味,結果換來一些竊笑,幹嘛「攞苦來受」。 最近真的有人催促我「交貨」,原來他趕著要買攝影書,需要山埃貼士,甘願服毒,哈,唯有奉陪一下。老話一句,只是一個wish list,並不是什麼最佳最好最新,或是什麼必讀之類! From Here to There: Alec Soth’s America by Alec Soth Love it or hate it。很多人都不知道為什麼Alec Soth(a.k.a. “Son of Sternfeld”)的名氣可以這麼盛,但無可否認他是近十多年來在美國少數以傳統彩色「直接攝影」打出名堂,也就是說把攝影板回保守路線的一人,近幾年美國攝影的口味受他影響不少,當然後來仿效者眾,到現在美國充斥著好一大堆「Grandson of Sternfeld」。這本是他的作品回顧集,以他這個年紀已開始回顧可能還早了一點,另外對不喜花巧版面設計的攝影集的朋友這本書就免問了。 American Power by Mitch Epstein 我有時會跟朋友討論拍攝題材上的取向,除了在視覺情趣下功夫外,會談到需不需要有「grand theme」這回事,不要以為「grand theme」一定要波瀾壯闊大堆頭,小品風格的也可以有宏大視野。Mitch Epstein年紀不少了,以前師承Gerry Winogrand的街頭攝影,說到比較多人認識都不過是近十多廿年的事,《American Power》是他所謂的「美國三部曲」最後一章,(另外兩章是《The City》和《 Family Business》),顧名思義就是去全方位拍攝美國的能源問題,及其牽連的種種議題,是三部曲中最尖銳,探討也最深入,例如發電廠作為國家的「血脈」,往往是被「國土安全局」設下的圍欄所包圍保護,當然能源問題也是攻打別個國家的誘因,「Power」是巧妙的雙關語:「能源

古董重溫:正正對準槍頭- 《Gun Nation》 - Zed Nelson

(前言:最近找回一些數年前在舊網址寫下的文章,內容想法都比較青澀,但是難得的隨意,如大家不介意我會一直貼下去。尤其最近此文的主人翁Zed Nelson動作頻頻,值得留意是文章下筆時Michael Moore那部相關的紀錄片「美國痴GUN檔案」(Bowling for Columbine)還沒推出。) 最近跟一位在美國工作的朋友通電郵,得悉他在那裡生活百無聊賴,竟然學了老美上了玩火鎗這個癮,還告訴我美國對鎗械管制如何地鬆懈,走到超市只要你是成年的話,要什麼型號的鎗或什麼口徑的子彈,唾手可得,跟買一盒牛奶沒有兩樣;這樣的情景不用想像,也不用到美國,除了看電影之外,讀Zed Nelson的書也會恍然。 相信你還對幾年前在美國轟動一時的哥倫拜中學鎗擊屠殺案( Columbine High School massacre )還有點印象罷?行兇者竟是那些乳臭未乾的小伙子,復仇心理驅使他們奪去十五條同窗和老師的性命,這件事除了激發起美國反鎗械法案的浪潮,也給作者一個甚有意義的題材。我不熟識Zed Nelson的作品,只透過書中的簡介知他是一名久經沙場的戰地記者,我也在“打書釘”的時候無意中發現這本書,《Gun Nation》是他第一本個人的作業,以一個攝影記者來說,尼爾遜的視野的確不凡。校園槍擊案已不是新鮮的事,報導角度多是描述兇手有成長障礙,或是受到責難,從而發展成一個瘋狂的復仇心理狀態下作案,是一貫平面的做法,而《Gun Nation》涵蓋的層面卻頗廣,有一半篇幅是各式各樣精緻的黑白人物造像,包括鎗枝擁有者、鎗械製造商、鎗械協會成員和執法人員等,還附有他們的自白,也有曾受過鎗傷的傷者/死者;另外的內容就有各式的紀實,如為被鎗傷者搶救的急症室紀錄,還有最重要~本書的動機:哥倫拜中學鎗擊案遇害者親屬的悼念儀式……最令我驚訝的是不少家長帶同孩子去把玩、購買手鎗的景象,幾歲的小伙子就有手鎗作生日禮物…… 這本書最特出之處在於擺脫用以暴易暴來解構暴力因由的陳腔;先進的軍火科技間接帶來殖民主義,為歐洲人從印第安土著奪去了新大陸;尤其當人心莫測的年代, 鎗枝似乎顯得忠誠可靠,尼爾遜不少持鎗百姓造像,當中不乏白人中產和有閑階級,都表出一種駕御權力的自豪感和傲慢,更荒誕的是讀他們的自白引言,處處斷章取義地用含糊的道德標準甚至宗教信仰來為自己持械的理由開脫,再加上精緻的攝影(都是用

古董重溫:共犯?

Mohamed Abukar Ibrahim, 48, is stoned to death by members of Hizbul Islam, a group of Somali Islamist insurgents in Afgoye, 30 km from the capital Mogadishu, on 13 December. Ibrahim had been found guilty of adultery by a local Sharia court. In February, the president of a transitional government had agreed to the introduction of Sharia law in Somalia, in order to defuse clashes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local clan-based militia. (Farah Abdi Warsameh, Somalia/AP) 每年的世界新聞圖片大賽,其焦點所在性並不限於報導或紀實攝影界,也不是從圖片裡的世界觀上能閱讀得到有什麼可圈可點的事情,而是比賽結果總會有一些惹人普遍談論的話題。 英國資深圖片編輯,現為報導攝影報授的Colin Jacobson在一篇評彈今年比賽結果的文章中,就提及在「一般新聞圖片故事」組別獲取亞軍,由美聯社攝影師Farah Abdl Warsameh拍攝的作品中,該一輯共四張圖片展視在非洲國家索馬里裡一名48歲的男人,因通姦罪被當地的伊斯蘭教派組織當眾處予死刑:遭到他們活生生用亂石擲死,認為在道德上有可商榷地方,他認為這張照片在是在鏡頭下催生下出來,某程度上是在攝影師和執行死刑的人「合作」(collaboration)下得來的。 這是一個甚為嚴重的指控,就算英語系的讀者,對他用「collaboration」這個字也覺得甚感不妥,他們質疑誰是合作人?合作了一些什麼事情?持反對觀點者認為行刑的人在攝影師未在場時已打算用刑,攝影師只是目擊事件經過。壞心腸的我甚至覺得他這個字隱含著一種「共犯」的意味,也就是暗示攝影師在一定程度上要承擔相中人後果的責任。 沽勿論是誰對錯,常常冒著生命危去採訪的前線戰地報導攝影師每每是惹火尤物,也是報導攝影道德底線

療傷

菲律賓「八二三」脅持香港人質事件導致八人死亡的慘劇,至今已有一段時間,死者已矣,是時候把哀傷的心情沉澱下來,重拾心情好好生活。慘劇發生當晚,我也碰巧在廣東某處一輛大巴上,因為在公路上無故堵了好幾個小時,而時間也很晚了乘客心情很壞,因為一些小事弄得半車乘客跟跟司機和票務員大吵一頓,回來香港已是午夜,獲悉在他方另一大巴發生了一件令人難以置信的悲劇,除了感嘆世事之無常荒誕外,老實說,我慶幸當天自己沒有看到當時電視新聞的直播。我也不難想像那些當日整天看著直播而目睹這宗慘劇發生的震懍,少不免會有創傷後遺症,政府也透露事件後所收到尋求情緒輔導的求助電話是有史以來的高,我甚至覺得這種情感上的創傷跟當年六四時也不無二樣。 Granny (1923-2004) 尚幸身邊沒有認識的朋友因此事受到情緒困擾,若然有的話我定必鼓勵他尋求輔導,不要覺得是一件丑事而羞於啟齒。幾年前跟自己關系密切的外婆去世時,自己也難免哀傷了,最重要是當她失去知覺時,需要我去作決定進行一個危險的手術,最後外婆還是離開了。但那種對自己是否決定錯誤的自責心情一直纏繞著自己,有段時期終於到了不能承受的程度,尋求一個為去世親人而設的機構提供的情緒輔導。輔導員基本上是提供聆聽的機會,可最記得是他提到一點是「把她以前美好的時光好好記住」,我一直沒有刻意為外婆進行一些拍攝計劃,但沒頭沒腦的隨意抓拍卻多的是,重溫那些照片,用我白痴的photoshop技藝拼湊成一張照片,也送了張給在海外的妹妹,我不知這算不算是「Photo Therapy」,但卻是叫我以正面思想去面對現實的介質。 "Here is New York" 展覽 再過幾天就是美國紐約「911」恐襲的9週年,大概是電視史上最多觀眾目擊一個大規模的災難的發生(其實以謀殺行為去形容比較貼切),當中不少觀眾是身故者的親人家屬,也不少是間接認識其人,或在電視看到世貿大樓上那些絕望無助的人,從樓上跳下自絕生命的震撼場景,更甚是大樓作為不少人仰以為生的美國精神符號的消失帶來震蕩等等,造成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創傷後遺症,這個尤以紐約市的居民為甚。當年為此民間在恐襲發生後不久主辦了兩個攝影展覽,一個是「 Here is New York 」 ,另一個是「 September 11th project 」,「 Here is New York」副題是「照片的民主精神」(A

In the real world

上一個帖回覆留言時提起了艾高斯頓William Eggleston,主要是最近 DLK博客 把幾年前有關他的紀錄片《William Eggleston in the Real World 》重新拿來評論一下,這部片實在很難叫我去推介,原因是當時覺得此片著實拍得麻麻,還是忍不住「覆檢」了一次,心頭不住想:我真的想像他一樣嗎? 或許Eggleston能附合一般人對藝術家形像,要離經叛道,出牌不按常理,一直以來攝影師的形像都是含含糊糊,攝影師有一大部份是工匠本色,不少是悶蛋到暈之輩,所以攝影師的樣子很少擺出來就好像Warhol那些一看就知是藝術家的本色,這方面Eggleston或許可能真的滿足到你一點點:典型美國南方人喜愛鎗械;愛用電子合成器創作他的「交響曲」,彈得陶醉時如入定一樣;片中泰半時間Eggleston就算不是醉醺醺,看起來就像還是宿醉未醒。操著他口齒不清的濃厚南方口音的英語,連老外也要靠字幕才能搞得清楚,其難搞可想而知。 對於喜歡看攝影師拍攝的「幕後花絮」的觀眾,也許也是唯一能令大家感到有受啟發的地方,因為影片裡頭你卻不會看到他本人闡述自己的創作理念,片中有很多時間是他漫無目的在街角上遊走,無論白晝或黑夜,忽然有一道光線或一個視覺元素觸動他,就會叫他那位說話不多,滿臉嚴肅的兒子Winston來做他助手去攝獵。我直覺以為Winston的角色其實是在需要時候把他那個不羈老爸扳回正軌,難怪也是打理他那個「 William Eggleston Trust 」的「揸弗人」。 Eggleston看起來比他真實年紀來得蒼老,看不出有什麼rock stardom,但不少搖滾流行樂手卻喜歡用他曖昧不堪的圖片來作唱片封套設計,曾經看過一個訪問談到樂隊Primal Scream有一趟想用Eggleston的照片來作唱片封套設計,樂隊成員跑到他老家相約在一家酒吧見,Eggleston來到差點把他們嚇壞,他一身穿著類似軍服的騎裝,拿著裝有刺刀的來褔鎗。當知道樂隊成員是愛爾蘭人,就跑到鋼琴前大唱愛爾蘭民歌,好不超現實的景象! 前一趟到美國剛好碰上惠特利美術館為艾哥斯頓辦的大型回顧展,這個展覽嘗試為他開拓「版圖」,把它黑白舊作、大畫幅攝影、更甚是用古早的索尼攝錄機拍攝的實驗錄像也收歸其中,但最耀眼的還是當年紐約MOMA為他辦的個人展「William Eggleston's Guid

夏日短打

極速俯臥撐 由著名地標前到社會大事場景前做裸體俯臥撐行動藝術及攝影的區志航,最近又出動了。前幾天廣州 二沙島強拆違建豪宅 ,引起社會上議論不絕,引來大批市民圍觀,據報道區志航趁工人午飯停工時,把相機架好設定自拍掣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全身衣服脫光,全程不用八秒,拍畢又極速穿好衣服,並且向記者展示其剛才的“區式俯臥撐”攝影作品。上年跟Edwin在 連州看區氏作品時 ,一直以為他是以二人作業模式,除了區志航去做俯臥撐外,另一位去「睇水」兼按快門,原來他是單人匹馬,佩服! 影夠未? 德國杜伊斯堡(Duisburg)的 Love Parade音樂節人踩人慘劇 相信大家已知悉,是次慘劇釀成18死超過300傷。回看當天新聞圖片,當慘劇發生時群眾惶恐爭相走避時,留意左下三位仁兄,還自顧著拍照,我相信他們心裡已容不下其他想法,只想著下一步怎樣放在微博FB告訴朋友威風八卦一下諸如此類。當然沒理由要放自己在道德高地,都不期望他們去為有需要的人幫一把,但連逃生意識都薄弱了,就「戇居」囉。 請妥善保管你的底片 又是一宗新聞報導,美國一名畫家10年前在二手攤用 45美元(351港元)買下65張舊底片,現在專家相信是「美國攝影之父」亞當斯( Ansel Adams)的作品,估值達2億美元。那些底片是否屬亞當斯當然惹來爭議,他的孫子Matthew Adams 也覺得亞當斯自從1937年影室火災,損失了大批作品後,從比對管理底片顯得非常謹慎,甚至會放到銀行的保險箱,沒理由有這麼大批的底片被流出。但最叫人咋舌是那個2億美元的估價,值不值?不只一次以「掛曆攝影師」來戲稱亞當斯的Joerg Colberg也提出一個 好的例子 ,今年「馬格林」(Magnum)圖片社將他們的圖片庫,超過十八萬張的經典照片,賣給戴爾電腦創辦人Michael Dell,交易金額不詳,但那批照片投保額才1億美元。所以那65張底片就算是亞當斯的值不值這個價,相信大家心裡有數。最新消息是剛殺出個程咬金,有位奧克蘭女士稱她認得這堆作品來自她的 叔叔Uncle Earl ,欲知後事如何,請看下回分解。 iPad:「我真係有少少鍾意咗佢!」 跟一位舊同事茶敘,把他的iPad把玩了整個晚上,不得不承認是個很愉快的經驗。其中一個強項是用它來讀網上報紙,連我前度僱主本地西報也出了iPad的專屬「app」,觀乎幾份報紙的iPad版本,都刻意模擬

古董重溫:集錦雜感

一次機緣巧合的機會下,我跟美籍日裔攝影師Patrick Nagatani接觸上,Nagatani在八十年代末以核子危機作為題材的《Nuclear Enchantment》,曾於我在學時啟發不少的創作靈感,他的作品是融合繪畫、拼貼再加實物拍攝的「劇場攝影」tableau photography,而有趣之處是在很多作品裡就算有很多人物造型的照片拼貼(很多還是真人般的大小),攝影師總會找個機會去混在「人群」當中出現在照片上,固然跟觀眾來一個捉迷藏遊戲,亦同時用自拍元素來帶出這些作品其實也是夫子自道一樁。 Nagatani出生時剛好是廣島及長崎原爆後的十多天,還有在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發生多項核電廠事故,包括美國三里島危機及前蘇聯切爾諾貝爾核災難,再加上Nagatani的父母跟那一代的其他美籍日本人一樣,在二戰時美國政府為防他們與日本通諜將他們強制集中收容,被剝奪了人權,歷史及當今時事交織下的陰霾,觸發他的創作方向,他甚至搬到新墨哥州居住,也就是美國政府核子武器的實驗場地所在之處,包括人類史上第一個原子彈引爆試驗的地方Trinity Site,這些地方現在都變成了旅遊景點,Nagatani除了諷刺當今一代忘記戰爭的教訓,也有用幻想的方式去重視核爆的景象,圖像來得非常夢幻,卻說著一個殘酷的現實。 縱然Nagantani的作品製作過程頗為複雜,但其實還是以photomontage為基調,攝影蒙太奇也有人用集錦攝影(composite photography)混為一談,集錦的風氣在攝影術誕生早期已存在,攝影師如Henry Peach Robinson或Oscar Rejlander都把多張照片底片組合起來,製作一個個虛構場景,就算在當年技術諸多制肘的條件下,出來的效果都幾已接近鬼斧神功的境地;中國著名的攝影大師郎靜山的集錦攝影作品當年也名頌一時, 也令到往後集錦攝影在沙龍攝影界也盛極一時。可他們都是著重場景的合成, 二十年俄國電影蒙太奇理論誕生,說明圖像在組合可以令解讀肌理變得異常複雜, 再加上往後的達達主義運動Dadaism推動下,拼貼collage被視為一種前衛的創作手段,也孕育出不少攝影蒙太奇的佼佼者,如德國的John Heartfield。 Heartfield的蒙太奇作品是當年一個非常犀利「武器」,二三十年代德國納粹上台當權期間,良知驅使他製作了大量作品去批判納粹黨及希特

八月十五前,也可看月光

剛看完世界杯,還沒回氣各地聯賽又快要開鑼,今年足球轉播權轉移,有籍口去終止收費電視的合約,以為從此可以減輕自己荷包的負擔鬆一口氣之時,卻感到有點依依不捨,不捨得的是那個NHK World日本放送協會的國際頻道。NHK World其實是個超悶蛋的電視頻道,全都是新聞資訊節目,卻一直保持極高水平,少不了是那些作為試機天碟的日本風光地理紀錄片,也有不少有國際視野的製作,有不少是以中國為題呢。只要你能忍受個別新聞報導員或主持人比較蹩腳的英語,其實都是賞心悅目的。 有不少節目也富有心思,例如一個名為「Earth Watcher」的節目,此節目每次都找來一些藝術家,有俳句詩人,音樂人,雕塑家或畫家等等,每次都讓他們看看由日本發射的月球探測船「月亮女神」號( Kaguya )拍下的月球高清片段,片段中有類似著名圖片「地出」( Earthrise )的鏡頭,也就是地球在月球的地平線上昇起的場面,從而令這群藝術家有所啟發,創作其本人的「靜夜思」。其中包括為不少香港人所認識,曾為侯孝賢電影《悲情城市》作配樂的日本二人音樂組合「S.E.N.S.」。 那是首次拍攝月球表面的高清電視畫面,一分鐘的影像要花廿分鐘才能傳回地球,相比起以往從電影的特效工作室泡製出來的虛擬月球景像,感覺竟然還要來得夢幻,有種給人遐想的魅力。原版「地出」那張照片為人類文明史上首次能回瞻地球的圖像,從而感召了不少人對環境保護的意識。我心裡想,日本人的確高明,老實說,那台由NHK開發的高清攝影機其實在科研上應用欠奉,公關成份甚高,是「文宣」工作的一種。這類文宣的工作不要以為無用,大家都明白宇航探索如燒銀紙,宇航機關申請撥款時困難重重,給國民對航天探索賦予一種價值,無論是實質或人文精神上也好,都是非常重要的策略之一,這一趟圖像幫上了忙。 以美國為例,從前「太空競賽」時還可以有掌摑蘇聯作為目的,還有是軍事上的恫嚇,也有彰顯美國的拓荒精神,但冷戰結束後,太空探索失卻了焦點,作為科研如亞軌道的國際太空站已足夠有餘,在向國民伸手要錢時就少了很多籌碼,你看現在太空穿梭機退役後美國那種進退失踞,太空總署財政緊拙,幾次要求撥款都不得而行,也一直沒有新的宇航機器出台,後繼的「獵戶座」太空船要到2014年才能使用,現在只能倚靠俄羅斯的老爺太空船作為搬運太空人及補給物資之用,你不說美國人不丟臉才怪。 太空總

暫別一下

自己最近進入了一個「調整期」,希望放下一些影像研讀和攝影的工作,空出時間思考一些其他問題,加上未來幾月的工作表開始繁忙,所以索性暫時放下這個我最近都冷待了的隨筆,相信最快要過了今年夏天再跟大家見面。其實停了在這處一些比較深入的八股論述文章外,在CULTaMAP的欄目有言在先,相信仍然會繼續一段時期,「攝人絮語」我亦會繼續插科打渾一下,而我的「剪貼簿」 what happens matters 仍會繼續。 秋天見!

又是顏色惹的禍

在收費電視偶然碰上「國家地理頻道」的新節目,節目裡把南太平洋島國瓦努阿圖中某小島的原住民,帶到英美兩國去體驗都市生活。撇開其電視頻道,大家都知道「國家地理雜誌」National Geographic Magazine對各種第三世界文化的探索,都是帶著西方白人本位的觀看法則。這種感覺在世紀初期更為強烈,甚至有人認為根本就是新殖民主義。上世紀國家地理學會雜誌創刊時,殖民主義還沒有人當作壞事。我直覺以為那個節目終於有一次撥亂反正、反客為主的機會,豈料看過一些精華片段,感覺到那些土人最終還是被人「抽水」,都是著墨他們大鄉里出城的窘態。 最近外國攝影圈常爭論的議題,是南非攝影師Pieter Hugo在非洲拍攝的一些照片,引起某些人不安,有趣的是廣大迴響還頗兩極。Hugo為人咎病的是其中兩個系列,一個為西非以好萊塢式電影工業為題的「Nollywood」(見附圖),另一個則是展現靠野生猛獸表演的西非江湖賣藝人的「The Heyna and Other Man」, 認為有矮化他們的嫌疑。有在非洲生活過的博客為他辯護,覺得反對者反應過敏,說這裡畜養猛獸的大有人在,不足奇怪;也有人怪責大家已面對慣溫水煮蛙式的種族歧視,媒體耳濡目染下,麻痹了自己的觸覺;也有人認為搜羅奇怪圖像是攝影師的天性,不足為奇。 我主觀意見是Hugo是出於對異國風情的獵奇心態而已,尤其他江湖藝人此系列,中國人的確見慣不怪,曾是新聞人物的猴子「金鷹」,和以牠作為招徠去售賣小兒疳積散的主人「陳伯」,還有那個飼養牌照鬧出的風波,香港人也應該尚有印象。或者可以說Hugo成了文化衝擊(cultural shock)的犧牲品,不慎跌入優越主義的陷阱。八十年代,意大利時裝品牌貝納通Benetton以種族議題元素帶進廣告,以「United Color」為口號,曾經惹來不少爭議聲音。當時其創作總監兼攝影師Oliviero Toscani不停在廣告玩弄這些元素,挑釁大眾的情緒也是手段之一。過了廿多年,大家對種族議題的討論已頗成熟,Hugo一直生活在南非這種奇特的多種族氛圍下,敏感度卻是不足,也頗奇怪。 攝影術早期,一些攝影師循著人類學角度去觀察異色人種,動機相對純真。例如以拍印第安土著造像馳名的美國攝影師寇蒂斯Edward Curtis(1868-1952),今時今日成為研究印第安人不可或缺的圖像檔案。又或是其作品正在國內巡迴展覽的著

一月短打

指上指樂 某天途經淘大商場,碰上「光影作坊」紀實攝影工作坊的學員展覽「 指上指樂 」,展出他們對香港社會現象的觀看。跟上一趟該商場在國慶六十週年的圖片展一樣,把照片懸掛在玻璃箱展出,感覺有點兒突兀。學員們沒經過正統的攝影訓練,技藝上無可避免會有點兒青澀,但正正是這種青澀令我更專注他們要闡述的內容,署名Alan Chan的學員用自己心愛的Mini Cooper作為展出作品題材,跟一眾以大眾或基層生活為題的作品顯得有點格格不入,觀乎他以英文撰寫作品解說,估計Alan是位中產階層人仕,但一向中上階層生存狀態在紀實攝影光譜甚為少見,在其他范疇也不常見,只淪為被時尚雜誌消費的題材,所以如Tina Barney的新英格蘭上流生活小節圖像才顯得彌足真貴,欣賞攝影師的率性而為,但願有機會能看多一點較深層次的探討。 關劍旋拍攝那些經過領匯翻新的商場裡,一間一間一式一樣裝潢的小商店,關氏用類形學typology的形式,像貝克夫婦Bernd and Hilla Becher一樣把那些失去了獨特個性的小商店用同一視角手法拍攝下來,最合我這個屋邨仔那杯茶,我對領匯無所不用其極的賺錢手段固然憤慨,可憐小商店的生存空間被扼殺,家住的老屋邨的商場僅餘的幾個小店,能撐下去的日子應該不多了。展覽到1月31日結束,要看就要抓緊時間,鳴謝「光影作坊」提供圖片。 相機也懂得種族歧視? 時代雜誌報導 ,一名美籍台灣人Joz Wang在上年母親節買了一台藝康相機給她的母親大人,在用著它內置的人臉辯識功能時,相機不時警告被攝者在眨眼,他們還以為相機壞了,但當他們把眼睛瞪得大大時候,警告才消失,Joz在自己博客半開玩笑指控她的相機是「種族歧視相機」,所內置的人臉辯識功能以高加索人種臉形特徵為優先,亞洲人眼睛不夠大就被誤為眨眼,引來各個媒體爭相報導。藝康為日本公司,沒理由不會照顧亞洲人需要,或許技術不是自己開發,但很多消閒性質的相機用家,都明白這些人臉辯識技術,包括告知被攝人仕在眨眼或微笑與否,都是市場銷售的gimmickry,為彰顯自己的科技優勢而己,連被攝的那位在笑與否也要個機器來提點你,失掉了攝影樂趣事小,侮辱自己智商事大。 攝影師們,全民起義! 我在這個博也說過幾趟英美攝影師在公眾場所被執法人員阻擾甚至被拘留的消息, 他們終於站起來了,1月24日差不多有2000位英國攝影師帶著自己的照相機,齊集倫敦特拉法加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