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個帖回覆留言時提起了艾高斯頓William Eggleston,主要是最近DLK博客把幾年前有關他的紀錄片《William Eggleston in the Real World 》重新拿來評論一下,這部片實在很難叫我去推介,原因是當時覺得此片著實拍得麻麻,還是忍不住「覆檢」了一次,心頭不住想:我真的想像他一樣嗎?
或許Eggleston能附合一般人對藝術家形像,要離經叛道,出牌不按常理,一直以來攝影師的形像都是含含糊糊,攝影師有一大部份是工匠本色,不少是悶蛋到暈之輩,所以攝影師的樣子很少擺出來就好像Warhol那些一看就知是藝術家的本色,這方面Eggleston或許可能真的滿足到你一點點:典型美國南方人喜愛鎗械;愛用電子合成器創作他的「交響曲」,彈得陶醉時如入定一樣;片中泰半時間Eggleston就算不是醉醺醺,看起來就像還是宿醉未醒。操著他口齒不清的濃厚南方口音的英語,連老外也要靠字幕才能搞得清楚,其難搞可想而知。
對於喜歡看攝影師拍攝的「幕後花絮」的觀眾,也許也是唯一能令大家感到有受啟發的地方,因為影片裡頭你卻不會看到他本人闡述自己的創作理念,片中有很多時間是他漫無目的在街角上遊走,無論白晝或黑夜,忽然有一道光線或一個視覺元素觸動他,就會叫他那位說話不多,滿臉嚴肅的兒子Winston來做他助手去攝獵。我直覺以為Winston的角色其實是在需要時候把他那個不羈老爸扳回正軌,難怪也是打理他那個「William Eggleston Trust」的「揸弗人」。
Eggleston看起來比他真實年紀來得蒼老,看不出有什麼rock stardom,但不少搖滾流行樂手卻喜歡用他曖昧不堪的圖片來作唱片封套設計,曾經看過一個訪問談到樂隊Primal Scream有一趟想用Eggleston的照片來作唱片封套設計,樂隊成員跑到他老家相約在一家酒吧見,Eggleston來到差點把他們嚇壞,他一身穿著類似軍服的騎裝,拿著裝有刺刀的來褔鎗。當知道樂隊成員是愛爾蘭人,就跑到鋼琴前大唱愛爾蘭民歌,好不超現實的景象!
前一趟到美國剛好碰上惠特利美術館為艾哥斯頓辦的大型回顧展,這個展覽嘗試為他開拓「版圖」,把它黑白舊作、大畫幅攝影、更甚是用古早的索尼攝錄機拍攝的實驗錄像也收歸其中,但最耀眼的還是當年紐約MOMA為他辦的個人展「William Eggleston's Guide」的部份,現在我們把這個展覽看作為一個對彩色攝影帶入藝術殿堂的劃時代展覽,當年卻是惡名昭著, Eggleston不喜面對群眾的性情令他安然抽身而退,卻苦了策展人John Szarkowski當年為他當了箭靶。觀乎片中Eggleston其實也是面懵心精之輩, 他不會主動去為自己作品作出篩選, 在一個展覽中不住說自己喜歡策展人為他作品作出的選擇,非常「識做」。
展覽中其實最深刻的還是其中一個小玻璃櫃裡放著幾張《William Eggleston's Guide》裡的「原作」:那些在當時還算是新鮮事的廉價一小時照片沖晒店放晒的3R照片,在沒有經過他一直採用的「染料移印工藝」(dye transfer process)技術製作過的影像,減低了虛幻斑斕的色彩,忽然看到一批色彩相對自然的熟悉圖像,感覺有點像電影《綠野仙縱》一樣,多樂菲從Land of Oz回到德州的現實,是黑白的現實。
回說片中結尾導演本人好像有點按捺不住,問了Eggleston一堆關於夢境、現實、攝影本質的問題,希望他有所啟示,但好可惜也是換來他夢囈一番,不是說沒有想過,就是說用不著要說出來。此片之命名,有一部份是由於結尾時用上Eggleston睡眼惺忪時聽著已故搖滾樂手Roy Orbison的曲子「 In the Real World」而來的。
Roy Orbison是少數用清脆高音嗓子唱搖滾樂的歌手,不認得他那個招牌墨鏡外型,總會聽過「Pretty Woman」一曲罷。唱悲情歌一流,大概本身也是個悲劇人物,六十年代當紅時妻子車禍喪生,後來兩個兒子家中火災燒死,沉過以後封塵直至大衛連治(David Lynch)拍攝電影《藍色夜合花》(Blue Velvet)用了他的「 In Dreams」一曲作插曲再受人注目,「In the Real World」是他生前最後大碟《Mystery Girl》的歌曲。而大衛連治電影裡的影像風格,他本人也直認是深受Eggleston的影響。
Eggleston聽得陶醉,不禁說了聲「So beautiful」,我想多了,他究竟是讚道這首歌,還是他面對的「real world」?
或許Eggleston能附合一般人對藝術家形像,要離經叛道,出牌不按常理,一直以來攝影師的形像都是含含糊糊,攝影師有一大部份是工匠本色,不少是悶蛋到暈之輩,所以攝影師的樣子很少擺出來就好像Warhol那些一看就知是藝術家的本色,這方面Eggleston或許可能真的滿足到你一點點:典型美國南方人喜愛鎗械;愛用電子合成器創作他的「交響曲」,彈得陶醉時如入定一樣;片中泰半時間Eggleston就算不是醉醺醺,看起來就像還是宿醉未醒。操著他口齒不清的濃厚南方口音的英語,連老外也要靠字幕才能搞得清楚,其難搞可想而知。
對於喜歡看攝影師拍攝的「幕後花絮」的觀眾,也許也是唯一能令大家感到有受啟發的地方,因為影片裡頭你卻不會看到他本人闡述自己的創作理念,片中有很多時間是他漫無目的在街角上遊走,無論白晝或黑夜,忽然有一道光線或一個視覺元素觸動他,就會叫他那位說話不多,滿臉嚴肅的兒子Winston來做他助手去攝獵。我直覺以為Winston的角色其實是在需要時候把他那個不羈老爸扳回正軌,難怪也是打理他那個「William Eggleston Trust」的「揸弗人」。
Eggleston看起來比他真實年紀來得蒼老,看不出有什麼rock stardom,但不少搖滾流行樂手卻喜歡用他曖昧不堪的圖片來作唱片封套設計,曾經看過一個訪問談到樂隊Primal Scream有一趟想用Eggleston的照片來作唱片封套設計,樂隊成員跑到他老家相約在一家酒吧見,Eggleston來到差點把他們嚇壞,他一身穿著類似軍服的騎裝,拿著裝有刺刀的來褔鎗。當知道樂隊成員是愛爾蘭人,就跑到鋼琴前大唱愛爾蘭民歌,好不超現實的景象!
前一趟到美國剛好碰上惠特利美術館為艾哥斯頓辦的大型回顧展,這個展覽嘗試為他開拓「版圖」,把它黑白舊作、大畫幅攝影、更甚是用古早的索尼攝錄機拍攝的實驗錄像也收歸其中,但最耀眼的還是當年紐約MOMA為他辦的個人展「William Eggleston's Guide」的部份,現在我們把這個展覽看作為一個對彩色攝影帶入藝術殿堂的劃時代展覽,當年卻是惡名昭著, Eggleston不喜面對群眾的性情令他安然抽身而退,卻苦了策展人John Szarkowski當年為他當了箭靶。觀乎片中Eggleston其實也是面懵心精之輩, 他不會主動去為自己作品作出篩選, 在一個展覽中不住說自己喜歡策展人為他作品作出的選擇,非常「識做」。
展覽中其實最深刻的還是其中一個小玻璃櫃裡放著幾張《William Eggleston's Guide》裡的「原作」:那些在當時還算是新鮮事的廉價一小時照片沖晒店放晒的3R照片,在沒有經過他一直採用的「染料移印工藝」(dye transfer process)技術製作過的影像,減低了虛幻斑斕的色彩,忽然看到一批色彩相對自然的熟悉圖像,感覺有點像電影《綠野仙縱》一樣,多樂菲從Land of Oz回到德州的現實,是黑白的現實。
回說片中結尾導演本人好像有點按捺不住,問了Eggleston一堆關於夢境、現實、攝影本質的問題,希望他有所啟示,但好可惜也是換來他夢囈一番,不是說沒有想過,就是說用不著要說出來。此片之命名,有一部份是由於結尾時用上Eggleston睡眼惺忪時聽著已故搖滾樂手Roy Orbison的曲子「 In the Real World」而來的。
Roy Orbison是少數用清脆高音嗓子唱搖滾樂的歌手,不認得他那個招牌墨鏡外型,總會聽過「Pretty Woman」一曲罷。唱悲情歌一流,大概本身也是個悲劇人物,六十年代當紅時妻子車禍喪生,後來兩個兒子家中火災燒死,沉過以後封塵直至大衛連治(David Lynch)拍攝電影《藍色夜合花》(Blue Velvet)用了他的「 In Dreams」一曲作插曲再受人注目,「In the Real World」是他生前最後大碟《Mystery Girl》的歌曲。而大衛連治電影裡的影像風格,他本人也直認是深受Eggleston的影響。
Eggleston聽得陶醉,不禁說了聲「So beautiful」,我想多了,他究竟是讚道這首歌,還是他面對的「real world」?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