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古董重溫:「攝影集:你今日睇咗未?」

(乘討論攝影集的勢頭,再貼一篇!)

最近自己浸吟在「書」的世界中,包括剛完成了一些攝影「同人誌」的製作,也給別人的出版提供了一些顧問式的意見,還有的是將會替一位資深攝影師的作品集進行一些編輯工作。看起來自己好像變得炙手可熱,其實只不過自己在以往出版的經驗上碰釘碰過焦頭爛額,人家會覺得這個人幫忙自然少了當「 爛頭卒」機率罷。

在當下經濟景氣如此暗淡的年代,攝影出版的風氣其實並沒有靜止過,曾有文章提到在九十年代前,把一年間出版過的攝影集都收藏起來不是難事,但今時今日是沒有可能了。絕版攝影集也洛陽紙貴,拍賣網站或更甚是攝影書的拍賣會交投熾熱,當然不少人以攝影集作為收藏品看待,但我更想說的是攝影集作為攝影作品的傳播途徑、攝影師理念的歸宿。

其實攝影書的出現比攝影作品在藝術畫廊展出的風氣還要來得早,十九世紀攝影術發明初期,在柯式印刷術更甚是photogravure(中譯「影寫版」或「照相凹版」)技術出現之前攝影集已是大行其道,當時的攝影作品集其實有點像現在的家庭式照片薄,是用照片實物輔以凸版印刷文字解說,例如本身為發明攝影術的先驅人之一塔爾博(William Fox Talbot 1800-1877),自己本身也是對攝影美學有一番見解的人,他那本《The Pencil of Nature》也是攝影作品集的先驅者,內裡附有的照片正正是「碘化銀紙攝影術」(calotype,或譯卡羅式攝影術),也就是他註冊了的專利發明之一。當然在柯式印刷(offset printing)和半色調網屏(half tone screening)等的技術誕生後,印刷成本大大下降,生產效率卻幾何級數提高,攝影集製作的風氣只有更盛。

可以告訴大家製作攝影集所耗費的時間精力金錢實在不菲,不少攝影師仍夢寐以求能製作自己的攝影作品集,但其中有多少真的明瞭一本攝影集的價值在哪裡?又或是只是單純希望發表作品,只求湊合一堆自己認為叫人滿意的作品?在近年出版的攝影集導覽「聖經」,由攝影師Martin Parr和攝影評論人Gerry Badger合著的《The Photobook: A History, Volume 1》的前言中曾引述荷蘭攝影史學家Ralph Prins的說話,他認為:「攝影集是一種自治的藝術形式,跟一件雕塑、一齣戲劇或一套電影沒有兩樣。每張照片放棄其表達相中個別事物的攝影特質,在印刷顏料的演譯下,成為了一個戲劇性事件的其中部份,而那事件就是稱之為「攝影集」。」

早期的攝影集的出版理念著實是比較單純,有些的確如我提過一般,只是把一些作品經過篩選後湊合起來,但隨著各式新媒介新誕生下,尤其是電影的誕生,令攝影集在概念上或敘事形式上的表現手法愈來愈複雜,其中佼佼者是法蘭克(Robert Frank)的經典名作《美國人》(The Americans,美國版出版於1958年),《美國人》的經典除了其圖像表現手法的先驅性:模糊、失焦、粗顆粒……或對當時美國的社會氛圍的沉鬱描寫,而是整套作品以出版先行的態度去整合其概念,換句話說書裡其83張照片以四個段落的展現方式,才是最完整的《美國人》,其編輯肌理的複雜,照片次序的鋪排,成了及後攝影集的金科玉律。

法蘭克當年是靠古根漢的獎學金進行《美國人》的攝影計劃,而他申請基金的提名人就是美國攝影名宿埃文斯(Walker Evans,1903-1975),埃文斯曾經對其著名攝影集《American Photographs》(1938年初版)有些獨特體會,認為這是作為他作品的「名片」(calling card)。雖然在大肅條年代曾經參與過名頌一時的FSA(農業保障局)的攝影調查計劃,但其「散漫」的作風在當時來說一直跟其他FSA同僚的風格格格不入,作品風格也不易為當時人所接受(更給主管Roy Stryker「炒了魷」),所以在生前的名氣都是不甚了了,晚年紐約當代美術館為他舉行回顧展,《American Photographs》再版發行,引來大眾的關注,《American Photographs》在重新審視下成了當代美國攝影史裡不可或缺的攝影集之一。始終展覽展期有限,最長者也不過幾個月,展覽觀眾也許會淡忘,所以留下一張以攝影集作為「名片」的意義顯得重大。

新世代科技對出版業及攝影集出版帶來一定的衝擊,數碼按需印刷(print on-demand)鼓吹了少批量或自主出版攝影集的風氣,近年電子出版也成了話題,iPad的出現更是火上加油,曾有朋友問我傳統攝影集在這方面有發展乎?我愚見是:不大。在期刊出版上,我相信如iPad這類數碼閱讀媒介上是有作為的,最主要是其更新上可以更快更方便,另外在互動性上(尤其是在觸屏方式的操控)可以提供一些有趣的閱讀方式,在講求廣告收益上的出版業,這些互動模式對廣告客戶更具吸引力,單看看美國潮流科普雜誌《WIRED》新推出的iPad版本,其閱讀方法已變得非常科幻,跟電影《未來報告》(Minority Report)中主角用手去指揮虛擬畫面去查閱罪案片段都幾庶近了。至於攝影集,比較年長的讀者還可會記得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間唯讀光碟(CD-Rom)剛推出市面時,也有出版商一窩蜂去湊熱鬧出版電子版本,加上一點大家都不太受用的互動性,文字的可能有帶點聲音朗讀,攝影集也有好些出過CD-Rom版本,不是把照片放在處擬的畫廊讓大家瀏覽,就是變了有配樂的幻燈片秀,互聯網一出,這些都變了歷史遺物。說穿了,大家對攝影集都有一種「作品替代」(work replacement)的心態,也就是說我買不起一張Andreas Gursky的作品,也能擁有一本高質量的Gursky攝影集作補償,而這種心態並不能以iPad那個132 ppi解像度的顯示屏所能滿足。

(原文刊於CULTaMAP 2010年7月號)

















Walker Evans在1938年初版推出《American Photographs》時注目程度一 般,到今時今日卻洛陽紙貴,這個帶有親筆簽名的卡片在一個售賣珍藏書本網站天價出售:18,200美元














iPad的如科幻電影的操控方式新穎有趣,但略嫌「浮光略影」,作為需要「凝視」的攝影作品看來不是太合適的媒介。















一眾攝影術發明先驅人不少是科研者或商家自居,Fox Talbot卻對攝影美學有一番見地,他的《Pencil of Nature》也是攝影集的先驅,此為原作初版的內頁之一。




















不時會提及的經典攝影集Robert Frank的《The Americans》,更甚是有專題研究這本書的誕生及內容,有興趣者可參考Sarah Greenbourgh的《Looking In: Robert Frank's The Americans》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