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文章

顯示從 12月, 2010 起發佈的文章

Mama don't take my Kodachrome away!

上年停產的經典攝影正片 柯達康(Kodachrome) 膠卷,連世界最後一所沖洗這種膠卷的照片沖印公司,也於三十日那天沖洗好最後一卷的Kodachrome後就關機了,正式完成歷史使命,沒有就是沒有了。該公司為此事出品了一件紀念T-shirt,年輕一點的朋友讀到T-shirt裡的描述,大概不明白一個品牌的菲林幹嗎有這個本事,有一個 國家公園竟然要以她為名 。當然柯達康的名氣,除了是由於其獨特的色彩表現外,也因為《國家地理雜誌》這些年來精彩的彩色攝影作品跟柯達康畫上等號,但其實更重要是上一代美國人的集體回憶,家中鞋盒裡盛著的柯達康幻燈片佔了好一部份,一家人飯後濟濟一堂看幻燈機投射到白牆的生活影像,是美國夢的美好回憶,正如那件T-shirt所言,「Paul sang about it」( 其實攝影豬也wrote about it ),那個「Paul」,就是Paul Simon。 順道祝大家有個美好平安的2011! P.S.: 「明報」也有 相關報道 。

街角的原聲大碟

Blue and Green by Miles Davis 這幾年多了聽爵士樂,籠統的解釋是人老了,你大可嘲我扮有深度,但事實是由hard rock到尹光我都沒有間斷過去聽,或許如爵士樂巨人Duke Ellington所言:「這個世界只有兩種音樂,一種是好的音樂,及其餘下來的一種。」(真厚道。)喜歡聽爵士樂,還有一個原因是她提供現覺形像異常豐富,好的爵士樂大師能提供你一個強烈的現覺衝激,就像提供一個空間給你去闖蕩,歌曲的時間就是空間的大小或深度,令人意想不到的歌曲可以帶你去「遊花園」,如是者有時會進入一個個房間,你常常懷疑自己走錯地方,進了別人的房間,其實就是音樂人的苦心安排。舉個例子,聽John Coltrane的名作《Giant Steps》,那些複雜的即興演奏和變化多端的和弦,我最具像(或最世俗)的意境,是我平生第一趟去太古廣場,被那些刻意刁鑽安排的扶手電梯,把我這個人帶上帶落,弄得團團轉,故意令你迷失在其中。 我沒有太認真研究是否音樂人都用圖像思維,其實無論圖像及音樂都是右腦區域主宰,並不出奇,雖然我認識有位真的用「圖像記憶法」的記者行家,他很多時候訪問別人都不用做筆記,聽來著實有點匪異所思,我也不求甚解,因為明顯地我的右腦沒有開發過。我知道有好些知名的爵士樂手本身嗜好就是繪畫,有些還要認真一點就如Miles Davis,在世時已經常常舉辦個人畫展。有一兩趟看過他做電視訪問時都看來心不在焉,卻拿著本速寫簿有意識地在涂鴉,所以我懷疑繪畫對他來說是作為「藥物」的替代品。在一個訪問裡他提到怎樣把音樂觸感變成視覺元素是頗有趣的: 「顏色,我首先會從顏色入手。然後其他的我就會即興而為。直線和圓。也許我會想扭動一些線條,也許我會畫一個乳房和一個眼睛。我是從潛意識裡著手,就像我的音樂一樣,她必須能帶給我一些東西。我不能寫一些不會令我輕踏腳步或不能令我感受到什麼的音樂。一旦格式開始形成了,它就像一個等待獨奏的音樂編曲。這個編曲是關鍵在於平衡,你不能有太多的黑色,就像你不能有太多的薩克斯風管在音樂裡面。假設你有了一個調子但那個薩克斯風手奏不了那個風格。你必須得找另一個人替代,以適應在那裡。就像你嘗試去使用另一種顏色一樣,總是不能強求。」 爵士樂的精粹在於「即興」(improvisation),即興是自由但不等於亂來,無論你在歌曲的核心弄個筆走龍蛇,天馬行空,在進入及走出歌曲時

Anti-paradigmatic revolutionary work of conceptual art banning*

The Colbert Report Mon - Thurs 11:30pm / 10:30c Tip/Wag - Art Edition - Brent Glass www.colbertnation.com Colbert Report Full Episodes Political Humor & Satire Blog</a> March to Keep Fear Alive 美國有兩大很受歡迎的政治諷刺電視秀,一個是Jon Stewart主持的《The Daily Show》,另一個是Stephen Colbert的《The Colbert Report》,近日一集《The Colbert Report》satire到art world了(之前他也戲謔過 攝影師被當成恐怖份子的拘捕事件 ),包括原來本身是藝術品收藏愛好者的喜劇泰斗Steve Martin寫了本有關藝術界的小說;還有是近來在華盛頓的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在最近一個名為 《Hide/Seek: Difference and Desire in American Portraiture》 的展覽中,把因愛滋病去世的藝術家David Wojnarowicz一段有關被指褻瀆基督的錄像片段撒走,片段裡短暫出現了十字架被螞蟻爬行其上,喻意基督的受苦跟愛滋病的折磨一樣,Colbert乘機伸共和黨一腳,因為共和黨要脅要在撥款上為難主辦單位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使其作出妥協(他用標題那個「翹口」詞彙來形容這種要脅,我自己也不知有沒有聽錯 ),這事跟當年Andreas Serrano經典的 《尿尿基督》 事件也是相類似,當年共和黨議員也是同一手段對付資助Serrano的 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 Arts 。 其實最「頂癮」的是節目最後Stephen Colbert把今年前些時美國中期選舉期間,跟Jon Stewart合作的 政治戶外秀 中穿過的jump suit,即席捐給National Museum of American History收藏,我們的歷史博物館會不會收藏菜園村請願集會用過的芭蕉葉呢?

近況之甲乙丙丁

Wonton #37 人病了,總是想發點嘮叨。 甲:今年這秋冬交接之際,竟然可以病了兩個星期有多。以往季節轉變時都有鼻敏感的困擾,但都是打亂一下生活節奏而已,都真正踏入秋季就會不藥而癒。但今年情況最是惡劣,持續的感冒加上鼻敏感,中西藥已嘗透了,西藥效果一流,鼻水立止但人猶如打了懵仔針一樣,吃中藥每天侍候在藥煲旁人也心煩氣燥,整天精神萎靡,一直處於亞健康狀態,基本上手頭上計劃的工作都打住了。這趟不要介紹什麼「神醫」給我了,這次痊愈後我真的要「的起心肝」去運動罷。 乙:自從為CULTaMAP撰寫專欄後,自己博客或「攝人絮語」的投入的確少了很多,幸好近期「香港攝影節」節目多籮籮,想必大家一定不會感到若有所失(這個想法太自大罷)。自己本身不是文膽,只是比文盲尚且好一點,短短幾佰字還叫得上得心應手,但去到CULTaMAP裡上千多兩千字,結構要嚴謹一點的時候,我就覺得有點吃力,另外CULTaMAP大多是普羅讀者,對攝影史、攝影作品或理念認識不太深,我撰寫時也要自我調較一下,盡量由淺入深,所以時間實在花得不少。現在打算遲些暫停一下CULTaMAP的欄目,希望將來多點時間回歸一下在這裡「講故仔」(我的確有這種感覺)。 丙:最近碰上一位讀者(他本人讀到這裡知道我是指誰了),他提到自己也有去看 《攝人絮語》博客,我說自己間中也在那裡撰寫文章,他竟然回我 : Huh?那個博主不是叫「攝人絮語」嗎?跟這位「忠實」讀者解釋一下:《攝人絮語》的博主並不是叫「攝人絮語」,而是由香港著名攝影學者黎健強和黃啟裕、 近期火熱的攝影新銳楊德銘,及一名不知自量的閒人合編,每篇文章都有下款的,請留意。(聽起來像個「爛Gag」,但確實是真人真事。) 丁:近來病榻休養中想到有些想法想貼出來,但都是所謂「狗噏」,或「牙痛」成份居多,沒 什麼理論基礎,最近發覺牙痛文章比較受歡迎,太認真的實在「把鬼」。本來大概可以 貼在《攝人絮語》,但實在太「絮」了(或「碎」?),或者會在這裡加開一個欄目tag,姑且叫做「廢人廢語」,廢人說廢語,不亦樂乎?

古董重溫:「攝影集:你今日睇咗未?」

(乘討論攝影集的勢頭,再貼一篇!) 最近自己浸吟在「書」的世界中,包括剛完成了一些攝影「同人誌」的製作,也給別人的出版提供了一些顧問式的意見,還有的是將會替一位資深攝影師的作品集進行一些編輯工作。看起來自己好像變得炙手可熱,其實只不過自己在以往出版的經驗上碰釘碰過焦頭爛額,人家會覺得這個人幫忙自然少了當「 爛頭卒」機率罷。 在當下經濟景氣如此暗淡的年代,攝影出版的風氣其實並沒有靜止過,曾有文章提到在九十年代前,把一年間出版過的攝影集都收藏起來不是難事,但今時今日是沒有可能了。絕版攝影集也洛陽紙貴,拍賣網站或更甚是攝影書的拍賣會交投熾熱,當然不少人以攝影集作為收藏品看待,但我更想說的是攝影集作為攝影作品的傳播途徑、攝影師理念的歸宿。 其實攝影書的出現比攝影作品在藝術畫廊展出的風氣還要來得早,十九世紀攝影術發明初期,在柯式印刷術更甚是 photogravure (中譯「影寫版」或「照相凹版」)技術出現之前攝影集已是大行其道,當時的攝影作品集其實有點像現在的家庭式照片薄,是用照片實物輔以凸版印刷文字解說,例如本身為發明攝影術的先驅人之一塔爾博(William Fox Talbot 1800-1877),自己本身也是對攝影美學有一番見解的人,他那本《The Pencil of Nature》也是攝影作品集的先驅者,內裡附有的照片正正是「碘化銀紙攝影術」( calotype ,或譯卡羅式攝影術),也就是他註冊了的專利發明之一。當然在柯式印刷(offset printing)和半色調網屏(half tone screening)等的技術誕生後,印刷成本大大下降,生產效率卻幾何級數提高,攝影集製作的風氣只有更盛。 可以告訴大家製作攝影集所耗費的時間精力金錢實在不菲,不少攝影師仍夢寐以求能製作自己的攝影作品集,但其中有多少真的明瞭一本攝影集的價值在哪裡?又或是只是單純希望發表作品,只求湊合一堆自己認為叫人滿意的作品?在近年出版的攝影集導覽「聖經」,由攝影師Martin Parr和攝影評論人Gerry Badger合著的《The Photobook: A History, Volume 1》的前言中曾引述荷蘭攝影史學家Ralph Prins的說話,他認為:「攝影集是一種自治的藝術形式,跟一件雕塑、一齣戲劇或一套電影沒有兩樣。每張照片放棄其表達相中個別事物的攝影特質,在印刷顏料的演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