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得比較多的文章是關於「not to」而不是「how to」,去蕪存菁是首要任務,包括我曾推薦英國攝影師Colin Pantall博客裡「not to」系列。世界新聞圖片比賽(即「荷賽」)最近在荷蘭進行講座及頒獎等活動,荷賽的秘書長Stephen Mayes在其中一個演說中分享他看過參賽的四十多萬張的參賽圖片後的感想,很值得大家深思,那些意見其實放諸四海皆準,並不跟於報導攝影范疇。總的來說他認為今天的報導攝影是過重於浪漫主義色彩,而輕對世界的實在反映。而他有個更有趣的觀點是認為從這些參賽影像觀察所得,它們被認同為報導攝影,是因為它們看起來像報導攝影作品的基因:內容和風格,而不是它們有反映現實的能力。而且不停重複和抄襲(Mayes說之前一年得獎作品在來屆必招來大量的模仿者),最重要是缺乏對所拍攝題材有真誠的情感歸屬,而不是刻意的情感展現。 題材的狹隘也是其一,Mayes甚至認為可以把參賽圖像歸納為僅僅三類:被遺棄的和弱勢群體,異色圖像和異國情懷,有位評判更明言今年參賽的九十巴仙的圖片只涵蓋十個巴仙的世界。他又羅列了一些在參賽作品中被過度或缺乏展現的題材: 過度展現:性商業,受苦難的黑人,戴著頭紗的穆斯林女性,同性伴侶接吻、牽手 缺乏展現:中產階級,富裕的吸毒者,真實性愛,個人性愛,黑人文化,除了非洲以外的黑人生活 新聞圖像的反思近來愈來愈多,前些時我也提及報導攝影視覺語言的僵化、或在「 攝人絮語 」提到金融海嘯圖像的黑洞。傳統媒體的萎縮和新銳的流通渠道(如紐約客機急降哈德遜河事件就是個例子,在Twitter流通的手機照片在翌日成了報章頭版),更多的攝影師參與這個行業卻活在一個細小的生存空間,作品因而缺乏發表出路,參賽變成其中出路,Mayes就覺得不少作品就是衝著為參賽而來。當然這些現像不是單單歸究於攝影師本身,正如Mayes提到,有部份是「client-driven」,也就是我們這班看官鼓動風潮所致,而只不過媒體像一面鏡把其反射出來。 攝影師及其他編採人員跟讀者群其實無不充斥斷層,讀者意識形態並不是做一兩次focus group調查就能理解,有時少不免一廂情願地製作這種浪漫感性圖像給讀者們消費。那邊廂又讀到有位長期拍攝海地的比利時年青女攝影師Alice Smeets(作品見附圖),她在一個 訪問 裡提到一個有趣的遭遇,她在一個偏遠村莊拍攝一位老婆婆,那位老婆婆看到...
此乃舊有博文收藏點,新撰寫的文章將貼上以下 Medium 網站: https://fotopiggie.mediu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