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文章

顯示從 5月, 2008 起發佈的文章

低清老翻王

最近才明白Facebook是怎麼一回事,因為我終於成了一個「有頭有面」的人,也明白「朋友」在網絡上的定義。Facebook最好(和不好)的地方你可以八卦其他人的社交圈子,最近我就知道原來我那位紐約藝術家朋友的「朋友」是Vic Muniz。Vic Muniz是何許人?就是那位用各式各樣物件堆砌成像真的圖像,再把其拍攝下來。那些物件最有名的是巧克力糖槳,也可以是玩具兵,也可以是番茄醬、沙糖,泥沙.......來取代像素或顆粒。這些作品我覺得有點受照相寫實主義(photorealism)畫家/攝影師克洛斯Chuck Close癱瘓後畫的大幅畫作影響,他用一個個實色的小格子取代像素的角色來建構整個影像,代替自己健康時期鉅細無遺的筆觸,要再追本溯源可以像十九世紀秀拉 Seurat 的點描派(pointillism) 。而取材方面則是一些深入民心的已有影像(如瑪利蓮夢露的頭像),名畫如《最後的晚餐》,名照片(如斯蒂格勒斯的《平衡》系列,也就是拍雲朵那些,在他手中是綿花團)等等,這種複制,既可以安全地取得各種層面觀賞眾的歡心,評論家對引經據典的作品通常有好感,普羅觀眾會受落為他帶來的點點幽默,另外在解讀時候少了一重隔幕。我認為他最經典的一張是把著名抽象表現主義畫家Jackson Pollock作畫時情景的照片,用巧克力糖漿繪畫出來,因為原作中那些黑色油彩在我眼中像極了巧克力...... 想起另一位攝影師,是當今藝壇很有名氣的德國杜塞爾多夫派的攝影師Thomas Demand。Demand拍攝的環境寫真,全部是他用紙製作的模型所構成,是一個去掉符號的「無印」空間。所選取的環境是我們熟悉的處境:辦公室,廚房,電視錄影廠等等,這些選材並不單純地隨便,而是背後有所啟發才選用,例如那個廚房是關於當時伊拉克獨裁者薩達姆藏身的廚房,那個檔案室的擺設是啟發自擺放納粹時期傳奇攝影師/導演/演員萊尼·里芬斯塔爾(Leni Riefenstahl)檔案的檔案室,這些模型全是跟實物一樣大小,再用大片篇相機拍下來,把這些富有歷史意義的事件用另纇手法再重現。Demand的「手工勞作」鬼斧神工,造就一個無箘的超現實世界,在一個沒有符號、文字及圖像的幾何空間,竟然有種叫人心寒的觀後感,或是一場夢魘的佈景。我覺得看Demand的作品有趣在於有「超寫實派」(hyper-realism)的風味,不是Demand的...

四川汶川大地震的驚悚畫面這個星期一直充斥著整個腦袋,還有的是那一個個令人心碎的故事。這次災難我感受特別強烈,十幾年來今天終於能夠脫離一個媒體/新聞從業員的角度,用一個純局外人的身份去審視整件事,其實亦少不免為一些在現場採訪而又認識的新聞界朋友同業擔心。令我想起《論攝影》(On Photography)中宋塔(Susan Sontag)提到的一點,就是如果你本人沒有道德或意識形態觀點的話,這些悲慘的影像對你是起不了作用的,只會被視為不真實或缺德的情感震蕩。今天用一個中國同胞身份去看待這一批影像,已經不能超脫情感的介入,這些哀鴻遍野的影像,深深擊中了我久違了的淚腺。 宋塔寫作一向針對著各式各種人禍戰爭的影像,是典型的反戰分子,正如她的遺作《旁觀他人之痛》。對於天災或自己同胞受苦始終沒有受過切膚之痛的體會。宋塔在2004年末逝世,沒有見證過2005年颶風卡特里娜的災難,沒有看到自己國家同胞受著美國近百年最糟糕的天災(加人禍)蹂躪,她的作品態度,相信會因此有一定的轉變。 願逝者得到安息,生者得到慰籍。請繼續 支持各項救災工作 。

賀奧運聖火傳遞在港完滿成功(*註)

上身 著名日本時裝品牌「Uniqlo」(我稱之為「日本佐丹奴」),一向以出有型又價廉物美的印花T-shirt馳名,我以前的裝扮是典型T恤牛仔褲一度,所以家裡 常備大量T恤替換,當年Uniqlo還沒登陸香港的時候,我已托人家買些Keith Haring或者Barbara Kruger等的T shirt回來穿,說實話,真耐穿,穿了幾年還沒有走樣損破。品牌登陸了香港之後就沒有再買了,除了是「一個招牌會壓死幾個穿Uniqlo」的想法外,「老餅」了,穿Polo更多。Uniqlo一向有攝影作品的T恤,其實是不用費腦勁的做法,乾脆把照片放上胸口就是了。這一趟的竟是馬格林Magnum的攝影師,我當然知道馬格林漸趨商業味,但是為攝影師多賺一點何樂而不為?其實參與的攝影師不多,比較熟悉是Alex Webb和.......對,又是他,帕爾先生Mr. Martin Parr。當各人的作品有典型馬格林浪漫人文氣質的時候,亦可以想像到帕爾的那一件是最趕客最不浪漫,是他典型食物特寫照片。一向配服帕爾的那份自信,把那三片午餐肉穿上身實在需要一定的膽量,盛惠99元。(這個夏天在街上碰到這三片午餐肉,不訪跟他打個照面,那個傢伙可能是我。) 又再Click一Click 一直以為這是個沒捨人讀我的博客,《攝影雜誌》的伍振榮先生因為看過這個博客,找了攝影豬分享一下攝影的理念,四月號的《攝影雜誌》已刊登了(今日才提出來其實想免了硬銷的嫌疑......)。訪問的那周末早上還是睡眼惺松,腦袋還在沉睡中,有些資料說錯了,但我也做過媒體,都不喜歡事後人家要我文章去「過目」的舉動,所以將錯就錯。其中我提到一本書叫《doubleclick》其實應該是《click doubleclick》。《click doubleclick》是很有趣的一本書,從中可以了解當代外國藝壇怎樣去重新詮釋「紀實攝影」這個科目,基本上「紀實」(documentary photography)已經和「直接」(straight photography)掛鉤起來,可以說只要不經人手篡改的影像,都可以稱之為「紀實攝影」。這本書並不是直接談及紀實攝影,而是談及怎樣利用紀實完素(正如書的副題而言a documentary factor)去創作作品。有些我們一向認為和「紀實攝影」 南轅北 撤的攝影師,都會收納在這本書裡,例如杰夫‧沃爾Jef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