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低清老翻王

最近才明白Facebook是怎麼一回事,因為我終於成了一個「有頭有面」的人,也明白「朋友」在網絡上的定義。Facebook最好(和不好)的地方你可以八卦其他人的社交圈子,最近我就知道原來我那位紐約藝術家朋友的「朋友」是Vic Muniz。Vic Muniz是何許人?就是那位用各式各樣物件堆砌成像真的圖像,再把其拍攝下來。那些物件最有名的是巧克力糖槳,也可以是玩具兵,也可以是番茄醬、沙糖,泥沙.......來取代像素或顆粒。這些作品我覺得有點受照相寫實主義(photorealism)畫家/攝影師克洛斯Chuck Close癱瘓後畫的大幅畫作影響,他用一個個實色的小格子取代像素的角色來建構整個影像,代替自己健康時期鉅細無遺的筆觸,要再追本溯源可以像十九世紀秀拉 Seurat的點描派(pointillism) 。而取材方面則是一些深入民心的已有影像(如瑪利蓮夢露的頭像),名畫如《最後的晚餐》,名照片(如斯蒂格勒斯的《平衡》系列,也就是拍雲朵那些,在他手中是綿花團)等等,這種複制,既可以安全地取得各種層面觀賞眾的歡心,評論家對引經據典的作品通常有好感,普羅觀眾會受落為他帶來的點點幽默,另外在解讀時候少了一重隔幕。我認為他最經典的一張是把著名抽象表現主義畫家Jackson Pollock作畫時情景的照片,用巧克力糖漿繪畫出來,因為原作中那些黑色油彩在我眼中像極了巧克力......

想起另一位攝影師,是當今藝壇很有名氣的德國杜塞爾多夫派的攝影師Thomas Demand。Demand拍攝的環境寫真,全部是他用紙製作的模型所構成,是一個去掉符號的「無印」空間。所選取的環境是我們熟悉的處境:辦公室,廚房,電視錄影廠等等,這些選材並不單純地隨便,而是背後有所啟發才選用,例如那個廚房是關於當時伊拉克獨裁者薩達姆藏身的廚房,那個檔案室的擺設是啟發自擺放納粹時期傳奇攝影師/導演/演員萊尼·里芬斯塔爾(Leni Riefenstahl)檔案的檔案室,這些模型全是跟實物一樣大小,再用大片篇相機拍下來,把這些富有歷史意義的事件用另纇手法再重現。Demand的「手工勞作」鬼斧神工,造就一個無箘的超現實世界,在一個沒有符號、文字及圖像的幾何空間,竟然有種叫人心寒的觀後感,或是一場夢魘的佈景。我覺得看Demand的作品有趣在於有「超寫實派」(hyper-realism)的風味,不是Demand的工作有多鉅細,而是有一種現實與非現實互相拉扯的角力,觀者有那種對判斷繪畫和機械複制中的猶疑不決,判斷真實與虛構的猶疑不決。Demand的作品固然可以作為裝置藝術看待,但最終歸屬還是攝影媒介,觀眾仍然需要透過這重「過濾」才得以觀之,他並未曾把那個「勞作」以裝置來展示:因為拍完之後他就會把模型毀掉了。

Vic Muniz和Thomas Demand都以推倒攝影影像客觀性或真實性做創作的主旨,是一種雙重的重現藝術,自己的工藝重現自己建構的現實,再由攝影媒介再把其重現出來。最近看到一部電影《低清老翻王》(Be Kind Rewind),主角因意外地把老影視店所有錄影帶磁化了,為了要瞞天過海應付顧客,只好把那些經典的電影用土炮方法重新再拍一遍,怎料竟然比原作更受觀眾歡迎。淘氣的說法Vic Muniz和Thomas Demand都是「低清老翻王」,大片幅攝影當然是「高清」卻做著一個「低清」的工作,Muniz的巧克力糖漿和Demand的勞作刻意「低清」的重現。Muniz「翻」的繪畫原作,Demand「翻」的歷史事件,都提供了重要的的創作根基,令他們作品的可觀性亦因此提高,始終表現手法很多時候是「霎眼嬌」而已。













Action Photo (After Hans Namuth) by Vic Muniz













Kitchen,2004 by Thomas Demand












薩達姆藏身之所的廚房實景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