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文章

顯示從 11月, 2007 起發佈的文章

「大」蘋果咬一口

有朋友打算這個聖誕到美國遊玩,問我有什麼看展覽的好地方,其實這位仁兄只留在NYC兩天,看MOMA已夠他受。想起又可以「古董重溫」當年紐約遊記(對不起,最近實在為瑣碎事煩惱,無遐作文),忽然醒起當年有朋友工作的機構網頁中的旅遊版缺稿,穿鑒附會地把兩年前《 「大」蘋果咬一口 》一文「斬件」分八次送上,還自己DIY在網上搜羅插圖(因為我不大喜歡拍那些「到此一遊」式的照片),誠意可嘉。現在重看仍然有點某旅行社的廣告言:未出發,先興奮! P.S.:「大蘋果」者,Big Apple,New York City也。《蘋果咬一口》者,當今樂壇天后主演,「台灣王晶」導演的爛片也。 網頁連結:http://u21.hk/main/travel/diary/newyork/day1.asp

古董重溫: 捉錯用神

(今月是「讀書月」^^,索性再上多一篇書介。) 收拾書架發現了一些不太看過的書,翻出來又當新書看一遍。首先是麥可斯Duane Michals的一本「童話書」叫《Upside Down Inside Out and Backwards》,沒有聽錯,是童話書,當初買的時候以為他老人家有什麼新的點子,因為書名實在太古怪,糊里糊塗就買下了。這個以玩轉攝影的敘事性聞名,尤其那些連續性影像sequence最為獨特,很多時顛覆讀者觀看這類影像的經驗,尤其是生於電影年代的我們。攝影豬在學生年代亦偷過不少師;但這本Duane Michaels作品其實也幾難分類,戲玩成份似乎多一點,因為那些「童話」連我等「老餅」也看不懂,玩文字玩圖像,亦有其招牌黑白作照片+文字的作品,印刷可是非常精美的。最近看網上拍賣這本書第一版竟然可以上到130美元,嘻嘻:)(後記:老實說,不捨得。) 帕爾Martin Parr的《Fashion Magazine》也是令人捉錯用神的作品,說就是說是一本「時裝雜誌」,內容格式的確是近年時裝雜誌那種模樣,賣style而不賣衣服,原來內裡都是帕爾這麼多年來受各大時裝雜誌委約的作品,裡面是如假包換的名牌時裝,那麼這應是一本一期完大結局的「雜誌」,亦印證了很多時裝雜誌編輯對其「騎呢」手法情有獨鍾:那些不見得美麗有型(我不敢說他們醜…)的模特,也有那些他近年鍾情的近距特寫圖片,記憶猶新的是非常震撼地用充滿老人斑的手去襯托名貴珠寶!當然封面那個「呂奇」狀的帕爾大哥(我常常覺得他跟「 踎低噴飯 」的 Michael Palin 是失散了的兄弟!)的造像大家已見怪不怪! 概念攝影師Les Krims七十年代有一本作品叫《Making Chicken Soup》(製作雞湯),是一本「真正」的食譜,因為裡邊真的有逐步圖解製作雞湯的方法,recipe俱備,但看其封面就知其「玩野」之處:Les Krims的媽媽都是全程裸著身子去為各位示範,以前在美國的二手書店翻閱這本「食譜」,真是丈八金剛得可以,後來才知道背後那個隱晦到不堪的訊息,原來是諷刺一個七十年代新興的名詞:「關懷攝影」concerned photography,Krims認為「關懷攝影師」對待社會問題只能提供興奮劑讓我們感覺好過一點,而不是改變現狀,就好像其媽媽泡製雞湯以為雞湯可以治療好他的感冒,實則是一廂情願之舉。 再下這來又找

古董重溫: 中文攝影論述書目巡禮

以往讀有關攝影或影像文化的書本,離不開英文的攝評書,翻譯本實在不多,所以就得看你的英文程度造化了。還記得幾年前要找一些中文撰寫的攝影評論書籍,除了一兩本外國經典著作的翻譯本外,其餘寥寥可數,撇開那些談論形式主義的美學觀點或cookbook式的教你影靚相的書之外,有時碰到一兩本就算不太合胃口的,也好像如獲至寶一般。近幾年攝影文化受到重視,誕生了一群撰寫中文攝影評論文章的作者,雖未至於百花齊放,也令到華文攝影評論的真空狀態得到一點點充實,也令到英語程度欠佳的攝影愛好者有所獲益。 阮義忠系列 阮氏在八十年代為台灣雄獅美術山版社寫的兩本書:《當代攝影大師》及《當代攝影新銳》 四字能概括之:功德無量。此兩書實在是現在很多攝影師包括筆者的啟蒙之道,這兩書涵蓋所有當時得令的攝影家,不要說中文書,連外文書亦少有像這樣包羅萬有,尤其是當年缺乏外文書店,能接觸外文攝影書籍的途徑實在不多,加上當年價格並不是一般普羅大眾所能負擔,所以此書的出現實在是適逢其會,相信是很多攝影愛好者包括我在內的第一本嚴肅地談論攝影藝術的書。阮氏當年在台灣也不見得很容易地接觸外文攝影書籍,經濟環境也不見得很充裕,能寫成這兩書所付出的實不是一般人能想象。當年台灣的版權意識薄弱,相信內文的照片應該沒有徵得版權,縱使後來此書雖然受歡迎,但後來也沒有再版,有機會見到這本書的話不妨據為己有,經過時間的洗禮,現在翻看實在別有一番風味,「大師」的很多已經作古了,「新銳」的很多數也變成大師,或消聲匿跡。往後他創辦的攝影家出版社也出版一系列的如《攝影美學七問》及《攝影家對話錄》等等的比較屬於入門的研究書籍,也是很值得一讀,現在也很難找到了,反而近年內地有出簡體字版(看得出大陸攝影家對阮氏心存敬重),大概有薪火相傳之意。 《書寫攝影》— 郭力昕 對郭氏認識老實說不太深,只知他是當年台灣有名的人文關懷雜誌《人間》的圖片編輯,以及政治大學教授,可是他這本書卻是攝影豬最愛看的一本書。原因就在他立場鮮明,不會賣有名氣的攝影師帳,不會客氣,例如他「狠批」薩爾加多(Sebastio Segaldo)的幾篇就很到肉。有時讀到一些寫攝影史或評論文章的人出來的東西如和稀泥,人云亦云(不是偏見,內地很多作者確是如此風格),開水般淡然無味,讀到郭力昕的文章,縱然有時對其觀點不會太認同,亦會覺得是享用了一頓盛宴。還有對於我們可能比較陌生的台灣

這一夜,誰來說攝影?

這幾年內地出版業蓬勃,很多外國的攝影史書現在都有簡體字翻譯本了,但用中文撰寫的原作攝影史籍仍緲緲可數,寫史書吃力不討好其一,外語攝影史書市場又見不上有補充的空間,所以在最近發現一本台灣藝術家出版社新出版,由鄭意萱著的《攝影藝術簡史》,竟然覺得有點訝異,野心可是不少,薄薄的一本要涵蓋由攝影術誕生到近幾年的藝術思潮真不簡單,還要加上兩個關於日本和中國內地攝影的欄目,「水過鴨背」已是意料之內,對一個攝影師很多時候只能用一兩句話去交待一下,難得的是素材比較新近,有些最近三四年的作品都有涉獵,況且有可觀數目的精美彩圖,對「簡史」來說算很不錯了。其實國內攝影策展人顧錚替北京電影學院撰寫的攝影史教材,浙江攝影出版社的《世界攝影史》也不錯,比之前提過的那本更薄,但文字部份相對比重較多,更加上顧氏曾負笈日本的緣故,很多時候在西方攝影史推進同時,平衡地加插該時期日本攝影家作品,是比較特別的一點,插圖仍擺脫不了某些內地出版編輯粗疏的毛病,圖片間或配錯標題。同系列同是顧氏撰寫的《西方攝影文論選》也值得一讀。 簡史(concise history)作為入門書委實不錯,能給你看到一個攝影發展的big picture為首要,但絕對不可以到此為止。進一步就要再讀一些comprehensive一點,以往Beautmont Newhall的《The History of Photography》差不多是學院的指定教材,但老實說有些地方真的比較過時,我會推介Naomi Rosenblum的《A World History of Photography》,有一兩點是很不俗的是針對一些重要的攝影師作一些profile式的介紹,而且有獨立章節為該時期的攝影器具技術發展作簡介,因為有一部份的攝影美學很大程度跟該時期的科技或技術掛鉤。 讀攝影史有什麼功用大家相信很清楚了,但攝影史有麼好看嗎?如果你是修讀攝影的,固然要一本旁身「看門口」,其實作為觀摩作品的作用,總比很多flash cards式的結集,即每個攝影師有一幀作品再附生平簡要,而分析欠奉的那一類好得多。 用視覺認知或心理學分析藝術作品,古今都有多著作,以往讀書的時候,視覺認知會讀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的《點.線.面》(Point and Line to Plane)或針對心理學的會讀貢布理希 Ernst Gombrich 的《藝術與錯覺

英雄

這是一個沒有英雄的年代⋯⋯⋯但我們更渴望英雄的出現! 有個時候不約而同地看見幾個攝影界同行都在看已故著名報導攝影師羅拔卡帕Robert Capa(1913-1954)的戰時日誌《失焦》(原作名為Slightly Out Of Focus,不是應該叫作輕微失焦嗎?),多得內地出版社(差不多同一時間有兩個出版社出了譯本)這本書又再一次微熱起來。無容置疑卡帕是出色的戰地攝影記者,但單靠作品優劣不是令人追讀他傳記的誘因。我們渴望在攝影界有英雄人物,最好有拋頭顱灑熱血粉身碎骨的元素,也要有一種我們普遍認為浪漫的氣質,如果是一個浪子就更完美了,卡帕就完全符合了以上全部原則。傳頌的事跡有些連沒有看過傳記的人也知曉:好賭錢/命,好飲、倒下的西斑牙士兵、給沖壞了的D-day諾曼第登陸照片、拍得好不好與站得近不近⋯⋯大量供給榕樹頭老伯講古的材料,印支的地雷給卡帕一生劃上了完美句號,成就大家心目中的完美英雄烈士。另一個大眾英雄人物尤金史密夫W. Eugene Smith(1918-1978)可不及卡帕浪漫,卻更像雷鋒,有苦行僧的魅力,拍攝水俣公害時給化學公司的打手毆打,受重傷而拖垮自己健康,積勞成疾腦溢血而逝,為攝影獻身是很殘酷又浪漫的想法。甚至得享天壽的布烈松(1908-2004),一生經歷也不簡單,捱過集中營活過命來,逃脫後又做過抗納粹的地下工作,不讓占士邦專美。時勢造英雄,以上一大堆富傳奇色彩的元素,很多是出自戰地攝影師的生涯,也其實是推動著很多人當戰地記者的夢想,看描述納蓋維James Nachtwey的紀錄片《War Photographer》,也要放一個跟照相機觀景器同步的鏡頭,好讓大家過一過虛擬戰地攝記,在5.1聲道的冷氣客廳感受鎗林彈雨的景況,Nachtwey可能是最後的浪漫派英雄,可能是因為他那難得的一份謙厚。觀乎家中收費電視紀錄片頻道節目,有些時候涉及到訪問戰地記者的環節,很多時候英雄主義作崇的傲慢(俗稱「自信」)都洋溢於表,沒辦法,這種傲氣都是催谷他們上前線的腎上腺素。不要誤會,我絕對尊敬這些帶著無比勇氣去工作的先烈同輩,還有一班我更景仰的,是那些默默無聲去拍攝自己的東西,遺世獨立,不求掌聲喝采,懶理旁人嘲諷調侃,好運的來個他朝一登龍門升價十倍,次一點來個「位置Q」派彩:好像阿杰Eugène Atget(1857‑1927)一生拍無人的上世紀初巴黎街景,一直乏人問津

古董重溫: 再見,婆婆。

最近碰到一位年青日本攝影師田村俊介的 網頁 ,裡面有環節有一個章節叫 “Digital Papa”,是關於他今年二月逝世的父親,自從他父親零三年發覺染病後,他每天會為他用數位相機拍下一張照片放到自己的網站,都是日常生活瑣碎的生活片段,直到他離開這個世界,我將他這個系列一口氣看完,由健康的臉容到冰冷的屍體,那種快速搜畫式fast forward(或backward)的視覺經驗叫我心頭發麻,完全表現出生命的脆弱不過如此,這時候淚水忍不住在眼眶滾動,想起婆婆起來。 婆婆離開了已經一年有多了,老實說我還是活在這個哀傷的氛圍中。我還不能一下子適應目睹生命在我手中溜走的那種震撼,這麼快而又令措手不及,彌留的畫面還是纏繞著腦海。輔導員告訴我把她生前的事,無論大小只要在腦海湧現就嘗試把它寫下來,我這次是難得一次享受回憶的甜美,一種久違了的感覺。我常常認為攝影取代了記憶,記憶變得次要,但這次「治療」我卻沒有倚仗照片作媒介,回憶的「片段」反而變得實在真實。婆婆的晚年時我常常有為她拍造像的念頭,生怕要為她留下一點東西,但是卻不知從何入手,巴特的說話總是在腦海纏繞著我,看到照片就如看到死亡,我實在超脫不了這句潛台詞,所以一直都未有刻意去做,到外婆離開了,總是有點後悔為什麼不去做。其實想清楚我以往不是為她拍下不少相片嗎?那些都是隨意得不得了的快照,是沒有機心去拍的,有些甚至只是為了測試一下照相機而去拍,但這些照片卻看得我津津有味,因為內裡的外婆都是健康快樂的,輔導員說超脫痛苦的方法就是把她生前好的一面記住,婆婆也習慣了我把鏡頭對準她,所以內裡的她是多麼自然不造作,我方才發覺自己不知不覺把美好的時光留下來了。後來無意間碰到日本女攝影家 川內倫子 的寫真集《 Cui Cui 》,讓我觸動了好一陣子。川內的風格是很隨意的,初看很像平民百姓的生活照,沒有強烈的情緒或刻意的畫面構圖,色彩都是淡淡的有些夢幻,或像腦海的回憶,是很片段式的。我沒有刻意去找人替我翻譯她寫的序言,但我完全感受到傳達的訊息,就是生老病死循環不息。書內很多是她爺爺和嬤嬤,有爺爺臥在病榻,有他的葬禮,有嬤嬤獨個兒一個人的,到嫂嫂誕下兒子,完全表現出生命循環不息的道理,我想這是多麼的灑脫。我實在羨慕川內,這本寫真集實在是小作業大修為,雖未致於看破紅塵,但對於我這對生死感到困惑的人,帶來不多不少的啟迪,難怪不知在何處看到她被形容為「治療

古董重溫: 「更綠油油的夏天」- 淺說攝影消費主義

Kodachrome They give us those nice bright colors They give us the greens of summers Makes you think all the world's a sunny day, oh yeah I got a Nikon camera I love to take a photograph So mama don't take my Kodachrome away If you took all the girls I knew when I was single And brought them all together for one night I know they'd never match my sweet imagination Everything looks worse in black and white 《Kodachrome》 - by Paul Simon 喜歡聽Paul Simon 的歌,因為喜歡他那一點點慧黠,尤其Fifty ways to leave your lover令我會心微笑,還有一首叫Kodachrome也是這一例子,這首歌特別之處,除了回憶當代(六十年代)美國文化下的青年人心態,還有如保羅西門曾經說過他想說的是相片對現實的扭曲,正如歌詞提到柯達康能夠令這個世界都在一個陽光普照的日子,對黑白影像不以為意,根本就是我們消費者對攝影物料一廂情願的要求:現實就是充滿缺憾,所以不需要真實的色彩,來一個色彩斑斕的,好嗎? Kodachrome 柯達康正片曾經是家傳戶曉的彩色感光攝影物料,當時彩色負片技術還未成熟故仍未流行,家家戶戶床底總有些鞋盒,盛著印有柯達康字樣片框的幻燈片家庭照。其實柯達在攝影技術的萌芽期不算是甚麼科技的先驅者,他的崛起有賴於對消費者心理揣摩之透徹,還有對市場的觸覺,正如Kodak的命名,字本身是沒什麼有實在意義,只是創辦人伊仕曼覺得其字容易上口和世界各地的人都容易把他讀出。(補充一下:柯達後來要求保羅西蒙要在歌名加上註冊商標標誌!) 柯達真正在普羅市場中的成功始於Brownie布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