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想,去拍照吧!」(Don't think, just shoot!) 相信這個LOMOgraphy的格言大家也聽過不少遍了,這種鼓吹隨意或偶然的影像模式(或許是市場策略的一種),招徠了不少年青男女追隨,那台俄羅斯陳舊款式、性能簡單的小型間諜相機LOMO LC-A(很懷疑這個大小的相機能當間諜相機嗎?)當經過重新包裝後也成為炙手可熱的潮流產物,暫時撇開其推廣的美學理念,其本身就是一個很好的市場學課題。他們提倡的所謂“ LOMOwall ”,亦即是用大量LOMO拍的照片來堆砌一幅大拼貼,是很好的「商業美學」– 拍得愈多就是愈好。 LOMO式的抓拍真的很流行,很想去理解青年人這種看來極具解放性的意識形態,其實很多時候只是把一向以來對我們認同的「好照片」的守舊尺度調低,令很多對影像修辭不通曉或刻意對形式主義美學對抗的一眾,能以較直覺的觀感模式去製作受人認同的作品,矇朧、失焦、東歪西倒、色彩斑斕。現今一代根本就是在影像先行、文字為副的環境下長大,用直覺的影像來溝通的方法自然對他們來說有莫大的吸引力。一直以來抓拍snapshot很多時被認為是一種純靠直覺神經觸動的機械運作,但這種美學流派卻出了不少在攝影史留名的人物,由布烈松到基連William Klein到近代的喬頓Bruce Gilden,遠一些有日本的森山大道,等等都不乏貢獻自己一生精力在這種充滿神秘感的創作,我們解讀抓拍的時候總要套用布烈松的「決定性的時刻」那種思維,用這種想法去解讀LOMOgraphy可能會過火了一點,但LOMOgraphy更是比較鼓吹影像日記或博客blog的模式,什麼都是值得「獵取」的對象,比Kodak moment更徹底更放,想著想著宋塔道人們用攝影來收集世界,LOMOgraphy 正正是這樣,有點像拾荒,有點像人棄我取的味道。 忽然我想起艾哥斯頓 ( William Eggleston ),他的彩色抓拍在七十年代聲名大噪,驟眼看來都是一些日常生活無關痛癢、缺乏異國情調的美國事物(準確一點應該是美國南部風物誌),他早年曾參觀過那個時候剛剛發明的一小時照片沖印店,那時全美國還是只有幾家而已,他看到沖好的照片、一條條延綿不絕地從機器中吐出來,鎖碎、看來無關痛癢的日常生活的但又很誘人的景象受到啟發,再加上當年「現代攝影教父」紐約現代藝術館攝影部館長John Szarkoski沙高斯基點石成金...
此乃舊有博文收藏點,新撰寫的文章將貼上以下 Medium 網站: https://fotopiggie.mediu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