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因為足球轉播權轉移而安裝另一家收費電視,才發現在新聞台有互動投票這門子玩意,電視台會就某時事專題設立投票,觀眾只要用搖控器投選擇票及後就能看到投票結果。其實interactive這個字真的out得不可再out(那家電視營運商以前不就是叫互動什麼什麼嗎?),以往互動是新穎的思維,不是單單放諸於多媒體(好像又一個obselete的名詞),而我們亦習慣了有互動環境下的生活操作模式,去店鋪服務員一定要問你有什麼可以幫助你,這是一個如你被打就要喊痛的年代。
在有一期愛爾蘭攝影期刊《Source》(issue 47)讀到一個很有趣的case study。話說有一位英國藝術家Mark Neville用英國格拉斯哥港(Port Glasgow)為題材,取得了公家藝術資助後,作了一個長達一年的拍攝,格拉斯哥港是英國典型沒落的港口小鎮,引證英國船運業的興衰,相信他是給這種紛圍所吸引,其實也是很多人文紀實攝影師喜愛的題材。有趣的是他會把作品印成一本精美的「咖啡檯書」式的大圖冊,但並不會把它們作公開商業發售,而是只會限量印刷,為格拉斯哥港的每家每戶(大概八千戶)送上一本,他們喜歡的話可以作為收藏紀念,不喜歡的大可以丟到垃圾筒或到eBay裡賣掉,悉隨專便。鎮上的居民反應迴異,有人歡迎亦當有人對之嗤之耳鼻,很多都認為是對其小鎮的失實描繪,把畫冊隨便棄掉便算,再偏激一點,甚至有新教徒團體對畫冊偏重對天主教社區的描繪而忽略描述他們感到不滿,繼而召集居民將畫冊一把火燒光,大有當年Bible Belt居民收集披頭四唱片來燒毀,只因連儂的一句「我們比耶穌更流行」開罪了信眾。我對這個接近行動藝術(例如派發畫冊的責任亦是由當地的少年足球隊擔當,省下來的郵費就用來資作他們的球衣)的計劃很感興趣,但礙於手頭材料太少,再加上根本沒有讀過他那本書,所以知道的其實頗為皮毛。我想Mark Neville的「行動藝術」希望「回饋」鎮上居民得不到他們的領情,只因Neville這個並不是一個真正互動的行動,他在《Source》中的個人表白亦充滿自相矛盾之處,一方面希望顛覆傳統紀實攝影的敘事方式,詬病他的會認為Neville所作的照片雖然以居民作主題,營造一個互動的假象,實際是一廂情願的想法,一早計劃把自己的意識形態加諸在他們身上,根本可以預視到他們會作那門子的回響。Neville的做法如他所言是希望挑戰一貫對待攝影媒介用「咖啡檯書」或畫廊展覽作為影像展現的最終模式,可是其後Neville都有為這個計劃辦過一個展覽,他亦相信經過不少的內心交戰,質疑自己有沒有違背了自己當初「在這裡開始,在這裡完結」的理念,但最後他把媒體對其計劃的評價、鎮上居民的回響、電郵信件等等都拼入展覽裡邊,忽然一言堂式的創作變得有互動的感覺。以往的Jim Goldberg的《Rich and poor》或甚至是Bill Owens《Suburbia》都有把被攝者的口述或執筆的感想包括其中,讓當事人有說話的機會,給人一種以比較持平的姿態去看待事件的感覺,而更重要是他們一開始創作就有這種概念,而不像Neville一樣,充滿著辯駁或「補鑊」的成份。
我最近亦有份參與了一個社區組織協會策劃的裝置藝術展《活在西九》,舉辦的場地就是社協辦公室所在一棟五十年歷史的大廈,所需要的入場費收益全撥作維修大廈之用,「一家便宜兩家著」,這種互動固然是因為《活在西九》是由非政府組織舉辦,其中包括推動社區文化和持續發展為主題的行動,其實也有回饋街坊過往支持機構的作用。用《格拉斯哥港》計劃跟《活在西九》比較好像不大恰當,一個藝術先行另一個行動先行,也令我想起最近某相機生產商在美國的促銷宣傳行動,在南卡萊羅納州的一個小鎮給每一戶居民送上一台其公司的入門級數字相機,有二百台之多,並鼓勵他們將日常生活的片段拍攝下來,也將他們的作品和回響放到網上,當然是要說其相機有多好用多方便,使用其相機沒有專業的訓練下仍然可以拍得賞心悅目的生活照片,鎮上各人不排除因為有免費相機大家會說盡好話,這些「一家便宜兩家著」的市場策略,才叫「互動」嘛!
Port Glasgow - Christmas Party by Mark Neville
鎮上居民有些興致勃勃.......
......有些不削一看。
在有一期愛爾蘭攝影期刊《Source》(issue 47)讀到一個很有趣的case study。話說有一位英國藝術家Mark Neville用英國格拉斯哥港(Port Glasgow)為題材,取得了公家藝術資助後,作了一個長達一年的拍攝,格拉斯哥港是英國典型沒落的港口小鎮,引證英國船運業的興衰,相信他是給這種紛圍所吸引,其實也是很多人文紀實攝影師喜愛的題材。有趣的是他會把作品印成一本精美的「咖啡檯書」式的大圖冊,但並不會把它們作公開商業發售,而是只會限量印刷,為格拉斯哥港的每家每戶(大概八千戶)送上一本,他們喜歡的話可以作為收藏紀念,不喜歡的大可以丟到垃圾筒或到eBay裡賣掉,悉隨專便。鎮上的居民反應迴異,有人歡迎亦當有人對之嗤之耳鼻,很多都認為是對其小鎮的失實描繪,把畫冊隨便棄掉便算,再偏激一點,甚至有新教徒團體對畫冊偏重對天主教社區的描繪而忽略描述他們感到不滿,繼而召集居民將畫冊一把火燒光,大有當年Bible Belt居民收集披頭四唱片來燒毀,只因連儂的一句「我們比耶穌更流行」開罪了信眾。我對這個接近行動藝術(例如派發畫冊的責任亦是由當地的少年足球隊擔當,省下來的郵費就用來資作他們的球衣)的計劃很感興趣,但礙於手頭材料太少,再加上根本沒有讀過他那本書,所以知道的其實頗為皮毛。我想Mark Neville的「行動藝術」希望「回饋」鎮上居民得不到他們的領情,只因Neville這個並不是一個真正互動的行動,他在《Source》中的個人表白亦充滿自相矛盾之處,一方面希望顛覆傳統紀實攝影的敘事方式,詬病他的會認為Neville所作的照片雖然以居民作主題,營造一個互動的假象,實際是一廂情願的想法,一早計劃把自己的意識形態加諸在他們身上,根本可以預視到他們會作那門子的回響。Neville的做法如他所言是希望挑戰一貫對待攝影媒介用「咖啡檯書」或畫廊展覽作為影像展現的最終模式,可是其後Neville都有為這個計劃辦過一個展覽,他亦相信經過不少的內心交戰,質疑自己有沒有違背了自己當初「在這裡開始,在這裡完結」的理念,但最後他把媒體對其計劃的評價、鎮上居民的回響、電郵信件等等都拼入展覽裡邊,忽然一言堂式的創作變得有互動的感覺。以往的Jim Goldberg的《Rich and poor》或甚至是Bill Owens《Suburbia》都有把被攝者的口述或執筆的感想包括其中,讓當事人有說話的機會,給人一種以比較持平的姿態去看待事件的感覺,而更重要是他們一開始創作就有這種概念,而不像Neville一樣,充滿著辯駁或「補鑊」的成份。
我最近亦有份參與了一個社區組織協會策劃的裝置藝術展《活在西九》,舉辦的場地就是社協辦公室所在一棟五十年歷史的大廈,所需要的入場費收益全撥作維修大廈之用,「一家便宜兩家著」,這種互動固然是因為《活在西九》是由非政府組織舉辦,其中包括推動社區文化和持續發展為主題的行動,其實也有回饋街坊過往支持機構的作用。用《格拉斯哥港》計劃跟《活在西九》比較好像不大恰當,一個藝術先行另一個行動先行,也令我想起最近某相機生產商在美國的促銷宣傳行動,在南卡萊羅納州的一個小鎮給每一戶居民送上一台其公司的入門級數字相機,有二百台之多,並鼓勵他們將日常生活的片段拍攝下來,也將他們的作品和回響放到網上,當然是要說其相機有多好用多方便,使用其相機沒有專業的訓練下仍然可以拍得賞心悅目的生活照片,鎮上各人不排除因為有免費相機大家會說盡好話,這些「一家便宜兩家著」的市場策略,才叫「互動」嘛!
Port Glasgow - Christmas Party by Mark Neville
鎮上居民有些興致勃勃.......
......有些不削一看。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