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式各樣的攝影師形像,有虛構有真實,你會偏好哪一種? 或是否相由心生,從攝影師的外型可以衡量得到他作品的好壞? 最近看過幾則廣告都以「酷男」攝影師形像掛帥,某大相機製造商推廣其旗艦級專業照相機時,用上了非常高大威猛有型格的男模特,也有某sporty手錶品牌用上年青斯文的攝影師形像,把其日常攝影生活:照片放在分享網上獲得讚許的點滴作素材,其實是有點硬來的,但偏偏卻是親切:難道因為這個是攝影師的理想形像? 說實話現實生活周糟所見的攝影師樣子通常比較抱歉,跟近期以潮人形像賣相的相機拉不上邊,以剛提及的那個專業級相機為例,一向以來為媒體所用,是動輒幾萬元的「奢侈品」,現在卻成了生活品味的延續,或是售賣一種平日生活不能觸及的冒險精神,也是自廣告誕生以來的主旨:告訴你是買一個夢,不是一件商品。 以往剖析普羅大眾的攝影行為,總會提及法國社會學家布迪厄Pierre Bourdieu的著作《攝影:一種中眉的藝術》(Photography: A Middle-Brow Art,1965年初版),有時我亦不停反思他的論調是否過時。布迪厄撰寫此書的時候,個人電腦還沒出現,沒有互聯網,手機當然還沒誕生,更遑論上面裝有相機,影像分享模式有限,這些東西對一個上世紀六十年代的人來說絕對天方夜談,再加上這幾十年來大眾對當代藝術的認知有所進步,對於攝影是否「模仿藝術的藝術」或「野蠻的品味」大眾都已有一個比以往較清晰的概念。書中對階級分野的論點也有了一些演變,例如鄉農社會(peasant,相對於monsieur士紳)希望用攝影去提升自己地位,模仿那些城市人(city-dwellers),而攝影術卻被他們視為奢侈,並不是器材上價格上高昂,主要因為他們的理念認為金錢開支是應作為一個人的財產延續,攝影裡他們只能作消費者(consumers)。 但今時今天攝影工業卻貫輸攝影本身是一種有形或無形的「財產」,照相機固然是一種商品,也作為一種豐富生活品味的手段,數字技術及互聯網分享模式造就了大量攝影人口,自然會有怎樣才鶴立雞群的想法,經常在媒體報導看到名人紅星都在公開場合炫耀高價照相機作為生活品味的指標,照相機其實已跟名貴手錶或法國製手提包等畫上等號,這種情況出奇地在外國還不算多見,甚至在所謂照相機王國的日本也不見得像香港的情況,到現在很多老外不是到了旅行最後一刻才會去買照相機,而且還...
此乃舊有博文收藏點,新撰寫的文章將貼上以下 Medium 網站: https://fotopiggie.mediu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