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如常的漣漪


每屆世界新聞圖片大賽World Press Photo(又或是「荷賽」)結果推出後,總會是激起一番漣漪,但都是健康的討論,我也樂於看到和受教,今年我不會詳談了,留待高人點化。

今年得獎結果整體感覺有點想回歸傳統,大眾對今年的賽果主要有兩大爭議:一是針對獲大獎由Jodi Bieber拍攝被塔利班份子毀容的阿庫汗少女Bibi Aisha(見附圖),甚有當年Steve McCurry拍攝的另一幀著名的「阿庫汗女孩」照片的味道,一向對「propaganda」和「photojournalism」界線愈來愈含糊提出質疑的Jim Johnson,在自己的博客裡發表了連續兩篇針對WPP結果的文章,這張他曾在以前的文章批評過當時使用這張圖片作封面的「時代」周刊,有著支持美國出兵之嫌,他的準則以著名攝影評論人David Levi Strauss所言:「第一個問題必須要問:誰在使用這張照片,以及達到什麼目的?」。新聞攝影評論網站「BagNews」也提到一個「mirrors and windows」的問題,究竟從這個照片有多少能夠作為了解Aisha的生活及過去的「窗戶」(window),還是成了西方現覺媒體消費者的品味反映(mirror)?

二是本年得獎作品充斥著災難、暴力元素及大量屍體,任悅老師對此談到災難照片與人們眼球生理需要的關係時,有著獨特的分析

我一直都疑惑為什麼WPP本來作為一個業界的比賽,可以惹來那麼大量的目光,或許我們仍然期待WPP可以為世界情勢作為一個有效但即食的總結,可我一早已不會迷信WPP所提供的世界觀,尤其是網絡年代,明白世界上值得自己關注的事情還有很多很多,傳統媒體裡的愈來愈一元性,竟然被這個比賽強化起來。

補充幾句:

1. Michael Wolf在BJP的一個訪問(多謝波夫波提供)裡談到自己在「Contemprary Issue」獲得優異獎的作品,關於用Google Earth頡圖去參與新聞攝影類型比賽的問題,又或是他的作品裡不住去戲謔不幸的群眾心態,我不予置評,但這個訪問有趣的地方是,原來他以為自己是Richard Prince。

2. 體育圖片故事組冠軍,是以portfolio形式獲獎,以往亦曾出現過,那麼那個組別「故事」的意味何在?體育圖片的故事其實較一般新聞故事更難整合,敘事技巧更不容易,以portfolio參賽也容易惹來不公平的指責。

3. 英國攝影師Colin Pantall的博客提到,縱觀整個比賽他還是喜歡本港攝影師余偉建拍攝的金正日父子照片,因為能惹人暇想。Vincent應該高興罷!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