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上網想看看日本朋友的網頁有沒有更新,發覺已經倒了,有點可惜,朋友是典型日本女白領,閒來喜歡拍拍照放到網上,都是生活的雜感,加一點點文字襯托,叫人看得舒服。至於影像風格都是近年比較主流的東洋攝影風格,這幾年很多年青的攝影師都採用近似的影像風格,都是淡淡的色彩,我有時甚至覺得這種手段是抗衡數字影像誇張的色彩表現,至於取材都是出自生活的鎖碎片段,出來的感覺很是閒適,彷彿都市的繁囂沒有打擾過他們,這類風格的代表人物就是我曾經寫過的川上倫子。 最近讀到一本日文期刊《Photo Note》,裡頭搜羅了當代35位他們認為最好的攝影師,有商業有純美有藝術,讀完之後不禁有點納悶,新生代攝影師的審美角度口徑竟然是何其地統一,表現手法很多是把這種「川上流」倒模般克隆出來,我就明白如森山大道等幾十年前已成名的攝影師,到近年還是用跟當年差不多同一種拍攝手法,同一類型題材,寬容一點叫個人風格,嚴苛一點甚可以說是原地踏步食老本,可是還仍是有追隨者。我對日本攝影風潮認識不算太深,所以我實在不敢談得太多,其實我其中一本都常常購買的雜誌是《朝日攝影》(アサヒカメラ),《朝日攝影》作為一本相機雜誌,每月亦有收入主流及另類的攝影的作品,算是一個不錯的平衡。拜「好時代」(八十年代著名日本偶像雜誌)東洋風興旺的年代浸吟下,我有限的日文程度勉強能猜度到其意思。老實說我對近年日本的意識形態都不甚了了,什麼「宅男」、「萌系」之類我都一知半解,對解讀當代日本攝影有著一定的隔閡(如果真的對東洋流行文化有興趣的話,我推介吳偉明教授的博客「 知日部屋 」)。我們的八十年代,日本文化經濟國力都處於高峰,經濟泡沫還未爆破,半個曼克頓都給日本財閥買下來,最好看的動畫是《超時空要塞》,宮崎駿的《風之谷》橫空出世,松田聖子vs.中森明菜,日本的設計界和商業攝影手執牛耳,讀的是《流行通信》,人人以放洋留學東洋讀攝影為榮,那時真是一個「好時代」。攝影藝術方面我對之卻是真空期,還是逗留在光圈快門年代,或是從朋友手中讀過他珍藏的「唯美」寫真集,或是那本女性胴體跟攝影器材完美結合叫《寫樂》的雜誌,裡邊是典型的器材測試、最新消息,再加上東洋風軟性情色人體藝術寫真,這個名字改得真好,其實不少人享受著攝影的樂趣不就是這兩樣東西? 我們對日本攝影的認識很多時從西方攝影圈子「回流」給我們,我們固然認識在日本地位有如布烈松的殿堂攝影師木川伊兵...
此乃舊有博文收藏點,新撰寫的文章將貼上以下 Medium 網站: https://fotopiggie.mediu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