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文章

顯示從 2月, 2013 起發佈的文章

油墨的味道,是臭的

香港攝影記者協會這一趟出版線上期刊,雖然我還沒很透徹瞭解這本刊物裡的實際內容,但也要為他們說聲勇氣可嘉,因為製作以紀實攝影、報導攝影為主軸的期刊、雜誌,老實說實在吃力不討好。所以這個欄目今趟暫時不會去為大家介紹任何書籍,而是回顧一下一些已停刊的紀實或報導攝影類期刊雜誌,無意去攞景或贈慶,只是希望讀者們明白出版刊物(管她是線上或傳統柯式印刷)純粹是labor of love。 除卻《國家地理雜誌》及同類以地域探索的刊物,又或是已停刊良久的《Life》「生活雜誌」等比較軟性大眾圖片故事刊物外,這類紀實報導攝影刊物都希望與一般主流新聞刊物的編採或版面風格脫鉤,還有一個特點是她們通常是曇花一現,舉上一輩攝影師引為佳話,台灣的經典報導文學雜誌《人間》為例,也不過出版了四年而已,卻出了好些出色的攝影師及文學作家,以往出版平台的確是孕育攝影師獨立創作的最佳途徑。 曾任英國衛報The Guardian的圖片編輯的Colin Jacobson在九十年代辦過一份名為《Reportage》季刊,其特點是以如本地「明報周刊」等特大紙張幅度,圖片往往用誇頁「出血」的版面形式去印刷, 藉此能夠把平常難以在一般報紙雜誌裡看得到的畫面迫力「高清」重現,再加上一些風格化的版面設計,例如只用上紅、黑及白色,帶有點左翼味道的顏色組合,去襯托當時許多還是使用黑白膠卷的古典紀實攝影風格作品,又或是用上相對大號的字體(跟當下流行用那些趕絕長者的微小字體排版風氣是北轍南轅),強調視覺上的衝擊,頗受業界人仕歡迎,但未到2000年就停刊了, 差不多同期還有一本比利時出版的雙月刊《Themes》,由馬格林(Magnum)圖片社成員John Vink創辦,一樣以大度印刷,風格上不上伯仲,印刷質量同樣出眾,但奈何只出版了寥寥數期。 (原文刊於香港攝影記者協會線上月刊《前線》2013年1月號) 這些期刊總是無聲無息的消失,短壽的生命總叫人婉惜,其實出色的攝影師作品、又或是編採人員從來不缺,缺失的大概只有是讀者,或者這些讀者群根本未能豐富到成為一個critical mass的程度,更解釋了往往出版人去辦雜誌是出於熱枕多過商業考慮。 也有原因是這種相對硬調子的刊物,要找得廣告客戶並不容易,靠著有限的讀者群,並不足夠去支撐這些追求質量、相對高昂的製作成本。另一方面是一句老話:網絡的興起,以紀實或報導攝影...

無心與太小心

The FDNY’s Far Rockaway house had to first outrun the waves pummeling its own neighborhood, then set about rescuing others. “We jumped into the back of a high-water vehicle,” says paramedic Jason Verspoor, “and were able to evacuate about 30 or 40 people before we had to evacuate ourselves to higher ground—we spent the night on a bridge, then went back in with the National Guard to work on patients.” On Iman: Narciso Rodriguez camisole and pencil skirt. On Kloss: Diane von Photograph © Annie Leibovitz/Vogue  - From the series: Storm Troopers. 近日Annie Leibovitz為Vogue二月號拍攝了名為「Storm Troupers」(不錯,我沒打錯字,不是troopers)的時裝造型照,用了受颶風桑迪Sandy蹂躪的地區,用上了一些教災人員如警察或消防員等的制服人員作為人肉佈景板,硬生生地將穿上名牌設計師時裝的模特安插其中,品味好壞與否實在見人見智,但在還有眾多居民沒好好安居的情況下,這次拍攝又難免掉入消費災難的境地,雖然Vogue之前曾舉行過天橋秀,為風災災民籌款,但還沒至於如 衛報一位作者的歪論 ,就等於你可以取了張免責入場券。Vogue和Leibotvitz兩家都是老江湖,總會知道這是個燙手山芋罷,在周詳計劃下總會知道回響如何,我的壞心腸想法是:公關手段而已。 From Pirelli 2013 calender Photograph © Steve McCurry  以「阿庫汗女孩」一照聞名於世的紀實攝影師Steve McCurry,上年為著名意大利輪胎製造商倍耐力Pirelli拍攝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