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Click! Click! *

後知後覺,最近才知道美國國會圖書館Library of Congress把他們收藏的百多萬張檔案圖片,逐步放到著名照片冊網站Flickr,這個合作計劃被稱之為「The Commons」。其中包括我們熟悉的農業保障局(Farm Security Administration,即FSA,有譯國家農業安全局,我覺得總是不太適當。)年代的圖片(還有是1910年代Bain圖片社的新聞圖片),比較少見的是 FSA較後期於四十的年代的彩色圖片,這批圖片包括我們比較認識的攝影師如Andrea Feininger、Russell Lee等作品,圖片經過了大半世紀的歲月,看來沒有經過刻意的復修,但狀態卻保存得算不錯了,我對早年彩色物料那種不自然的色彩重視情有獨鍾,例如柯達康的家庭照(甚至有一本書是以此為題),是很otherworldly的感受,雖然近年被Lomography把這種情懷「騎劫」了。FSA (FSA或New Deal的背景不贅了,請參考維基網頁。)美國大蕭條年代圖像均是國家資產,現在由國會圖書館管理,公眾付出小量費用便能獲其中得拷貝相片,一直以來國會 圖書館都有FSA圖片的線上目錄,堂堂國會圖書館把其圖片放到普羅網站,並且開放版權讓國民共同擁有這個國家的文化遺產。跟Flickr合作的計劃除了有將其普及化的原因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希望藉此由公眾透過標籤(tagging)或評語(comment)去補充圖片資料一直以來的缺失,老實說我對其效果有所懷疑,有用過Flickr的朋友都知,很多時這類tagging是沒有建設性甚至可以說得上是無聊,那些框框可以說是視覺污染。還有是缺乏一個完備的搜尋器,甚至沒有keyword等有效的索引,並不可以籍此嚴肅地作資料搜集或研究,或者有機會變得像YouTube般瀏覽這個平民線上圖像庫是謀殺時間的手段。

另外讀到最近一期的《光孔》雜誌裡頭Fred Ritchin(曾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寫過關於數字影像年代的評論《In Our Own Image》) 提及過瑞士洛桑的攝影美術館Musée de l'Elysée辦的攝影多媒體展覽「我們都是攝影師了!」《We Are All Photographers Now!》,其實換句說法「我們都有照相機了!」也貼題,其顧名思議是對當今人手一個影像製造工具的回應,展出作品都是向世界各地公眾公開徵集所得,令人出奇的是大多數作品都是比較傳統、工整,那些比較像業餘攝影學會作品的風格,並不多見唯互聯網上專享,令人震慄的色情暴力影像。收集得到的作品數目達到四萬到五萬張,館長Bill Ewing滿意結果卻奇怪數字為何不能更多,一位年輕的美術館員工就點中了癥結:他們並不需要美術館;在Flikcr,YouTube等網站貼圖或短片,隨隨便便貼些無聊圖片短片,過百萬個hitrate不是稀奇的事,區區一萬幾千入場人次的藝術館對他們還有吸引力麼?公眾投稿的方向,不多不少是反映大眾對藝術攝影形式或美術館的觀感,但其實他們錯過一個要點,Ritchin亦有提到,是指向美術館的作品需要有挑戰觀眾感觀經驗,或人們對現實世界已習以為常的認知。固然藝術館搞這個展覽,有機會被認為是靠攏市場或為能贏得注目,更值得一提藉互聯網將地方藝術館全球化。

Fred Ritchin提到這類有商業圖像質素的作品,的確有機會威脅到商業攝影師,尤其是圖片庫這一類生意更是首當其衝。曾有英國攝影師網站調查過,一年中在Flickr網站裡只要1%的圖片可供出版之用,算下來是足足一百五十萬可用的圖片,當然不可能挑戰如圖片庫巨無霸Corbis有超過100 million的收藏量,但足以令很多人飯碗不保,可以預見Flickr這纇圖片分享網站慢慢進化成為透過授權使用影像,與攝影師對分傭金取得營利。Ritchin引用桑塔Susan Sontag的遺作《旁觀他人之痛》(Regarding the pain of others),桑塔提到:「攝影在所有重要的藝術中,唯一一門專業訓練及年資不一定能壓倒業餘新手的藝術類型。這現象有多重成因,包括拍照很大程的度仰賴機緣(或運氣),以及人們特別偏愛自然、粗糙和有技術有缺的照片。」其實一直有人大呼專業攝影師已死的口號,例如英國衛報科技版的專欄作者的一篇文章。歷史告訴我們,當年銅版攝影術(daguerreotype)興起後,平民百姓可以負擔得起為自己造像的機會,很多替人畫肖像的畫師都掉了飯碗,他們很多順應時勢就參與了職業攝影師的生涯。

上述這兩件事,都被人籠統的稱為Web 2.0現象,新世紀這幾年間互聯網本質固然有變,但使用者的意識形態變化比之來得更大,我不是IT人,Web 2.0我其實一知半解,很多時看到人家對其闡釋都有欠實在和空泛,有時我覺得名詞本身只是出於歸納的方便。互聯網和影像文化的「交合」,我現在感覺自己是 在「追趕」(包括「疑似」事件),不算得上是談論。崔健名作《一無所有》對我年青年代帶來幕大震蕩,老崔裡頭有首歌叫「不是我不明白」,我現在還是哼著那兩句:「不是我不明白, 這世界變化大!」

*第一個「Click」是快門動作的聲音,第二個「Click」是滑鼠按動的聲音。

留言

plchung說…
Flickr 那麼powerful,那為什麼仍有人在計劃出版攝影集呢?:-p
干脆把相片上網算了。
匿名說…
Flickr雖然利害,但目前不能好好將文字同相片整合。攝影集就不同,可以看到作者或其他人對相片的解析。有文字的相片更精彩。

現在自已可整合文字及相片及出版,不用靠publisher。

www.blurb.com 我是用blurb出版的。
plchung說…
我也有一本blurb 出版的相集(24 hours of flickr),不過,老實說,我對它的印刷品質非常失望(有機會給你看看,也可請小吞說說,他是專家)。因為小吞的關係我們幾個人也在發這個夢,不過夢想內的書,除了關於時間、地點之外,是沒有其它文字的。

對我而言,網上的分享跟書本不同,不單是形式不同,就連當中的訊息亦不同,因為:形式本身就是訊息。
匿名說…
我本身用blurb出版了一本叫Doulos的影集。質素真是不太好。blurb的software也有問題。不夠user friendly and versatile。希望有其他更好產品出現。

Online publishing會是大趨勢。對我這等窮人,online publishing可完我出版夢。
Fotopiggie說…
印刷常識我都知皮毛,那類「digital print on demand」的印刷,我都有用過,主要是幫朋友做一些少量的稿件,如catalog、餐牌,出來的效果對graphics不錯,但相片就好一般,主要是那些half-tone做得不好,banding好顯眼,加上其實根本不是真正offset,而是比較類似color laser的效果,因為它是用顆粒顏料,傳統柯式都要嚴密監工先有好效果,所以這一纇印刷大家不要太認真。

我常用的是Hp Indigo,可參考http://en.wikipedia.org/wiki/HP_Indi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