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真的應該不會再寫什麼短打了,人愈來愈laid back,愈來愈唱慢板,已經很難去追最新最快的消息,無論如何,想說幾本書/雜誌。
黑頭黑臉
「時代」周刊,警告你,我受夠了。我不會怪責你用利比亞狂人卡達菲(Muammar Gaddafi)那個拉過臉皮的「俊臉」做封面,奇怪在本土美國人不用捱這個封面,只會出現在海外版,難道美國人特別容易嘔吐?我又不會怪責你三番四次找攝影師Platon去拍攝那些千篇一率,五官都是被廣角鏡微微扭曲的造像,無論上次天真無邪的Facebook「大佬」、上年「風雲人物」的Mark Zuckerberg,又或是再前一年的前俄羅斯總理普京,再再再去到昂山素姫,感覺都沒有大不同。怪就怪在你像電影《食神》裡星爺批評莫文蔚弄的車仔麵「魚蛋無魚味,但你為咗掩飾,專登加啲咖哩汁將佢做成咖哩魚蛋」,為了掩飾Platon肖像時尚愉悅味道,你亦刻意將照片四周弄暗而令他看來更妖魔化,最糟是無論好人壞人,全都變成了一個個的辛普森O. J. Simpson(還記得他嗎?),正如星爺話齋,「失敗中嘅失敗」。
(我想你們應該知道最後一張不是Platon的作品罷。)
Kodachrome
今期的《American Photo》的標題故事是關於「柯達康」Kodachrome的終結,當然少不了是儼如Kodachrome代言人的名紀實攝影師Steve McCurry,他那「最後一卷」的柯達康說得好像要永留攝影史冊才罷休。整個文章有點哭喪的成份,猶如是彩色攝影的末日似的,我對這種作品氛圍過份依賴物料的獨特性有點不敢恭維,誰也說不定將來數字技術可以忠實模擬這種感覺,看iPhone上最流行拍攝軟件「Hipstamatic」,這個玩意模擬了一大堆膠卷時代的另類物料及器材的特色,雖然絕不忠實,但已經開始叫不少攝影好者不再留戀那些現實上的銀鹽器材。很多時追求圖片上這種隱晦的氛圍是來自攝影師的偏執,非專業者的觀眾可能根本感受不到,其實看McCurry那個「最後一卷」,就算不是Kodachrome拍的,也不會抹殺讀者感受到他處理畫面的嫻熟。
但我得承認也有例外的,例如帕爾Matin Parr那些色彩繽紛斑斕的照片,是由於使用某A字頭德國品牌的膠卷,那家公司最後也退出了攝影物料市場,縱然他會積穀防饑把那種膠卷儲藏了好一大堆,但總會有用完的一天。所以他也會拍拍數字攝影,幾年前看過他一些用數字相機拍的作品,真的魔法沒有了,無精打彩,怎麼好呢?
RPG
說開Parr叔,讀今期的PDN,內文談到自主出版攝影集的文化,提到有一本自主出版的攝影集也有著帕爾叔叔的份兒,還是一個頗好玩的計劃。事緣2009年9月帕爾給了他的朋友德國攝影藝術家Joachim Schmid一個Berlin Art Forum的VIP通行證,因為他自己不能出席,Schmid覺得這是一個大好機會去代入帕爾的角色,在這個art fair裡去拍攝他那些招牌式,光怪陸離的參觀者眾生相,所以他在9月23日當了一天「Martin Parr」,很有RPG(角色扮演遊戲)的味道。後來Schmid邀請帕爾做一天「Joachim Schmid」,嘗試代入Schmid本人的思維去Flickr裡面一個專為帕爾粉絲而設的組群「Martin Parr, We Love You」,尋找一些他認為最像「Martin Parr」風格的照片,然後邀請他們參加這個出版project,以一本書作酬勞。其實那個群組的成員可以考慮自己出版一本,書名可以叫《Everybody wants to be Martin Parr》。
黑頭黑臉
「時代」周刊,警告你,我受夠了。我不會怪責你用利比亞狂人卡達菲(Muammar Gaddafi)那個拉過臉皮的「俊臉」做封面,奇怪在本土美國人不用捱這個封面,只會出現在海外版,難道美國人特別容易嘔吐?我又不會怪責你三番四次找攝影師Platon去拍攝那些千篇一率,五官都是被廣角鏡微微扭曲的造像,無論上次天真無邪的Facebook「大佬」、上年「風雲人物」的Mark Zuckerberg,又或是再前一年的前俄羅斯總理普京,再再再去到昂山素姫,感覺都沒有大不同。怪就怪在你像電影《食神》裡星爺批評莫文蔚弄的車仔麵「魚蛋無魚味,但你為咗掩飾,專登加啲咖哩汁將佢做成咖哩魚蛋」,為了掩飾Platon肖像時尚愉悅味道,你亦刻意將照片四周弄暗而令他看來更妖魔化,最糟是無論好人壞人,全都變成了一個個的辛普森O. J. Simpson(還記得他嗎?),正如星爺話齋,「失敗中嘅失敗」。
(我想你們應該知道最後一張不是Platon的作品罷。)
Kodachrome
今期的《American Photo》的標題故事是關於「柯達康」Kodachrome的終結,當然少不了是儼如Kodachrome代言人的名紀實攝影師Steve McCurry,他那「最後一卷」的柯達康說得好像要永留攝影史冊才罷休。整個文章有點哭喪的成份,猶如是彩色攝影的末日似的,我對這種作品氛圍過份依賴物料的獨特性有點不敢恭維,誰也說不定將來數字技術可以忠實模擬這種感覺,看iPhone上最流行拍攝軟件「Hipstamatic」,這個玩意模擬了一大堆膠卷時代的另類物料及器材的特色,雖然絕不忠實,但已經開始叫不少攝影好者不再留戀那些現實上的銀鹽器材。很多時追求圖片上這種隱晦的氛圍是來自攝影師的偏執,非專業者的觀眾可能根本感受不到,其實看McCurry那個「最後一卷」,就算不是Kodachrome拍的,也不會抹殺讀者感受到他處理畫面的嫻熟。
但我得承認也有例外的,例如帕爾Matin Parr那些色彩繽紛斑斕的照片,是由於使用某A字頭德國品牌的膠卷,那家公司最後也退出了攝影物料市場,縱然他會積穀防饑把那種膠卷儲藏了好一大堆,但總會有用完的一天。所以他也會拍拍數字攝影,幾年前看過他一些用數字相機拍的作品,真的魔法沒有了,無精打彩,怎麼好呢?
RPG
說開Parr叔,讀今期的PDN,內文談到自主出版攝影集的文化,提到有一本自主出版的攝影集也有著帕爾叔叔的份兒,還是一個頗好玩的計劃。事緣2009年9月帕爾給了他的朋友德國攝影藝術家Joachim Schmid一個Berlin Art Forum的VIP通行證,因為他自己不能出席,Schmid覺得這是一個大好機會去代入帕爾的角色,在這個art fair裡去拍攝他那些招牌式,光怪陸離的參觀者眾生相,所以他在9月23日當了一天「Martin Parr」,很有RPG(角色扮演遊戲)的味道。後來Schmid邀請帕爾做一天「Joachim Schmid」,嘗試代入Schmid本人的思維去Flickr裡面一個專為帕爾粉絲而設的組群「Martin Parr, We Love You」,尋找一些他認為最像「Martin Parr」風格的照片,然後邀請他們參加這個出版project,以一本書作酬勞。其實那個群組的成員可以考慮自己出版一本,書名可以叫《Everybody wants to be Martin Parr》。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