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福島核電廠危機來陰霾遲遲未散,日本政府和「東京電力」的遲緩反應,令我想起Mitch Epstein的攝影集《American Power》,這本書也出現在我上年的「wish list」之中,最近卻在這危機發生時碰巧拿了2011年的Prix Pictet大獎。《American Power》是個具遠見甚至野心蠻大的一個攝影計劃,從能源工業中看到各種政治及商業力量的相互交織,聽到評論分析為何東京電力處理危機失當政府也不急著介入,是因為「東京電力」其實也是高官退休俱樂部,不少高層也是當年政府高層,關系千絲萬縷,原來放諸四海皆準,在日本也不幸言中。Epstein拍攝這個計劃時,沒有一個很實在的時間表,都是率性而為,這樣子拍下來,不經不覺總共花了Epstein六年時間。
上年差點錯過了一本攝影集,是馬格林Magnum圖片社成員Mark Power的《The Sound of Two Songs 》,本來是一個簡單不過的一個委約拍攝計劃,作為2004年波蘭加入歐盟的故事註腳,後來Power被波蘭的氛圍所吸引,索性在那裡住下來,一住就是五年了,用大畫幅相機拍了超過二千張照片。當然這些浪漫文案式的簡介不是吸引我眼球的地方,我買此書時其實對這些一無所知,但書中展現出經過沉澱的熱情,冷靜的觀察,又或是那種隨意漂泊的漫遊感覺,並不是一時三刻衝動所能提供。
有人喜歡打鐵趁熱,有人喜歡細水長流。我當然不相信用時間來判定一個攝影計劃的質量,亦不會偏執於一個五年的攝影計劃會比一個只了一年又或幾個月的會來得深入。但我也提及當今圖像在網絡成了主流傳播載體(Facebook已成功成為上載數量最多圖片的網站),並不鼓勵長期拍攝的文化。對於因每日面對大量圖像而習慣了過目則忘的觀眾群,自然覺得拍攝者不值得為一些不見得偉大或氣勢磅礡的題材去大費周章,Mark Power的二千張底片,在今天的數字攝影群眾,一天拍下來可能還要多得很。但觀察的養份不能急就章,對事物的感觀也要時間去蘊釀。
已故紀實攝影師史密斯Eugene Smith在1950年代中期離開了「生活」(Life)雜誌工作時,接受一個有關美國工業城市匹茲堡(Pittsburgh)的委約拍攝,替歷史學者Stefan Lorant的一本有關匹茲堡立市百年紀念的書提供照片,那本書才要他區區400張照片,但史密斯繼續下去花了一年時間去拍攝了差不多一萬七千張照片,往後兩年也不停回訪匹茲堡繼續拍攝;他拍自己的精力全盤貫注在這個攝影計劃,他一向執著於暗房作業的品質,當然也在此耗費了大量時間。他的匹玆堡,灰暗陰沉,充斥著絕望的氣息,跟五十年積極樂觀的美國社會大勢格格不入。
最後他對自己得來的成果絕對不滿意,還是不得不放棄,三年心血化諸流水,大部份作品一直封存起來,到2002年才由Center for Documentary Studies重新整理成以《Dream Street》為名(源於系列中一幀令人記憶猶新的照片)的展覽和展覽目錄出版,令我們有機會重新發現這部「失敗」的傑作,這部作品的重要處在於,我們從這個攝影計劃裡看得到史密斯以傳播媒體為主軸的報導及紀實攝影的框框,轉化到更個人、更內在意識的攝影風格的分水嶺。
「人生有幾多個十年 」一句說到街知巷聞,這些以年計的攝影計劃,會點算術的也算得出一輩子 能夠完成的可以有幾多個。這類作為類似長期抗爭的攝影計劃,對攝影師的意志力或心理質素有著很大的挑戰,進行期間無論在經濟上或創作上可以是顆粒不收,另外在拍攝期間思維或對事物態度上的改變也會左右著作品的連續性,更嚴重是令拍攝計劃流產。攝影師也是凡夫俗子,個人及現實生活上遇到的問題也會衝著而來,以史密斯為例,他除了要跟自己心魔鬥爭外(他一直都被情緒問題所困擾),還要面對自己的家庭婚姻的觸礁,又或是嚴峻的財政問題。但這些困擾,還不及那種那望不見終點的疑惑來得難受,他曾說過:
「匹玆堡對我來說是一場失敗……主要原因是,我認為以匹玆堡這種題材可以是沒完沒了,我也沒辦法把它完成。 」
以上幾個計劃跡近史詩式的規模,時間花得久大家或會覺得理所當然,但在尋常生活中發掘題材所需要的耐力絕對不少,最近看到北愛爾蘭攝影師,也是我愛讀的北愛攝影期刊《Source》主篇John Duncan一個頗有趣的攝影計劃叫「Bonfires」(即野火大會),記錄了他老家貝爾發斯特(Belfast)的新教徒(Protestants) 社區傳統,慶祝當年新教徒在1690年7月11日在波尼戰役(Battle of the Boyne)中擊敗了英格蘭國王詹姆斯二世,之後每逢此時例必用木板精心堆砌成一個個塔的形狀,到當晚把它們燃點起來慶祝。這些木塔形狀不一,看來平平無奇,卻跟軍事上的watchtower又或炮塔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再加上這些野火大會一直都有人反對著,又或是在都市化中慢慢淡忘的傳統。這個看來簡單輕鬆,又或是不痛不癢的攝影計劃,其實也用了三年的時間。
前些時候去了參加一個前輩朋友的分享會,會後晚飯中酒過三巡後,他對最近能獲很獎項感到幸運之餘,也告訴自己一直在背後努力,縱然那些做過的是鮮為人知,又或是談不上收成,他用「掃地」來形容這種心理狀態,那些平常不光彩、人家看不見又或是不會贏得人們掌聲的工作,總是會在不停的做著,耗著自己的精力和時間,人家看到的只是冰山裡的一角。
說到新教徒,阿倫‧狄波頓(Alain de Botton)在《工作頌歌》(The Pleasures and Sorrows of Work)一書裡就提到新教徒對工作的觀點,自十六世紀以來他們就看重日常工作的價值,指出許多表面上看起來無關重要的活動能使人們表達心靈的特質,依照這一個模式,謙卑、智能、尊崇和仁慈的美德可以通過勞作獲得,就例如掃地,而且不比修道士在修道院苦修缺少誠意,靈魂的救贖可以在平常生活中實現。我絕對無意將攝影活動高尚化到靈修層面,只是順帶提一下,但也不得不承認這種修行式的做法是向著內在的自己,而不是為著討好觀眾而為。上述那位前輩提出那個「掃地」的比喻可能有點兒別扭,但我還是能意夠會得到,因為以他的標準,其實我每天也在不住的掃地。
謹以此文送給那些常常問我哪時候會有新作的朋友。
留言
說掃地,非掃地,是名掃地。
拍攝期間思維或對事物態度上的改變也會左右著作品的連續性,更嚴重是令拍攝計劃流產。.......那種那望不見終點的疑惑來得難受.......事物的價值與對錯往往是沒有準則,會隨著時間,社會的認受性及實質需要而改變.多角度思考只能表達於議論文章上,攝影作品是無法表達的.攝影作品只能隨作者的意願而選取某個角度來特顯出事實的部份,而無法表達事實的全部,否則會顯得混亂,左右著作品的連續性及藝術性,更何況事實的全部通常都沒完沒了.演進中思維的break down & break through 往往會產生出更好的作品.
(1) yahoo推介的2組圖片
-鏡頭中最經典的誤會..人和花-靚....銅像和雲-妙(當然觀眾是無法知道這相片是偶然的隨手可得,還是花盡時間的長期捕捉).
-攝影道德 ..攝影師 Paul Hansen 的得獎作品,仿如油畫但沉重..加上要去承受 "To be, or not to be",更沉重..(當然在實質需要上,我們是需要一張普通的新聞圖片).
(2) 網友推介的電影(星光伴我心)
-聽講當年導演先在本地推出足本,并不叫座,後來向國際推出大刀的剪本,成為經典,多年後影片公司推出dvd(一面足本,一面剪本),把選擇的疑惑交給觀眾,多數人睇完足本,都興幸年輕時只睇過剪本,當然中老年觀眾是可以嘗試重睇剪本,然後再睇足本...不過唔好先睇足本,再睇剪本,因為感覺是不能逆轉的.......把睇電影的次序也定了,好像不太恰當?
沒辦法,"怪獸家長"職業病...在這個知訊發達,知識爆滿的年代,孩子及家長都花了不少私人時間追收新知,我們真的需要藝術家,偶然為大家深思度做一些經典的剪本.....(係唔係樂園),的確是很不錯的..
(3)人到中年,終於開始喜歡王菲了
-以前是不怎麼喜歡她的,因為年輕時總喜歡有"火"的作品,再加上受不了傳媒那過份的吹捧神化,還有那一衆"怪獸菲迷",使得我沒有聽她演唱會的打算,但最近偶然在U-tube聽她最近的歌聲,有點驚喜,更圓更玄外,還加上了遼闊,(孔子)的主題歌,可算經典.......我想"嘩,KEEP得咁好!"聽講她食素,還早睡早起,聽講張學友都用早睡早起靈修式的生活KEEP住...最近想聽張學友演唱會,可惜買唔到門票..近來人到中年,做事力不從心的我,驚覺自己KEEP得太遲,食素不太需要,早睡早起再加晨運還可以.
-靈修式的心理及生活如果可以像王菲一樣為作品加上了遼闊及圓玄,還有(係唔係樂園)的冷及靜的趣味,再加多角度思考,一起出現或個別出現...確是很不錯的原素..
-有點太夜了,應是11:00P.M.前休息的...以後再回來看看..欣賞你的推介..
但以上幾位「匿名」朋友是同一人嗎?我發現原來啟動了automatic spam detection,上面有位「匿名」朋友post了幾次也不成功就是這個原因,我提議大家留言時可以隨便改個稱號,一方面可以避過spam detection,我又不會把大家的身份混淆了罷。
隨便改個稱號..Fr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