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一念天堂:Salgado 新作《Genesis》

(原文刊於2013年6月5日的「主場新聞」,遺憾的是自己實在沒有時間為他們多寫一點,謹以重貼昔日文章作紀念。)


Sebastião Salgado with the Genesis Collector's Edition


學人家湊熱鬧去逛 Art Basel ,遇上專門出版「恐龍級」(意即又大又惡) 圖集著名出 Taschen 的攤位,有幸能翻閱一下他們最近為著名巴西裔紀實攝影師 Sebastião Salgado 出版的最新攝影集Genesis限量特別版。熟悉 Taschen 的基本上對這種超穹級的書度大小和定價都習以為常,當然還有那種叫人懾服的印刷質量,反而由安藤忠雄專門設計的底座最為平平無奇,算是我品位低好了,但製作工藝之平庸似是普通工匠用夾板臨時搭建的工作檯。Genesis 是 Salgado 花了八年進行的攝影計劃,拍攝這個地球還沒被人類文明所破壞的自然景致,與動植物(包括人類)生存狀態。正如他所言:這是給地球的一封情書。

就視覺而言,這些黑白照片畫面戲劇性十足,無論是冰川、湖泊或森林,都氣勢磅礴;其中也不乏萬馬奔騰式的大場面。最重要是,配上他招牌式、極有英國十九世紀著名風景畫大師威廉‧透納 (William Turner) 畫作的大氣光線氛圍,氣場很大,叫人嘆為觀止。惟後期製作的加工斧痕鑿鑿,稍為誇張的效果貼近近年普羅大眾對攝影的審美觀,一查之下原來是用數碼攝影的成果,不多不少叫我有點失望。 Salgado 以往那些35毫米黑白膠卷攝影,暗房工藝超群,黑白調子異常精緻動人,基本上今天已變成 forgotten art ,他這種所謂古典紀實攝影 (classical documentary) 風格,在今天都俱往矣。連他本人也變成了瀕危物種:今天還會花十年八載去琢磨一個攝影計劃的人買少見少,只怕你即日拍攝完,在 Facebook 晚一點貼圖讓人 like 都會覺得蝕底。

Salgado 讀經濟出身,年青時還是社運份子,自稱馬克思主義信奉者,後來「棄經從影」,開始他的紀實攝影生涯。也許是因為這種背景,他的作品強調資料搜集的深度,又往往在攝影集中提供很多文字或數據。他成名的八九十年代,正是傳統黑白紀實攝影低潮期,無論影響力和市場需求都處於低谷,但他一口氣的幾個史詩式攝影計劃,當時可以用一支獨秀來形容,經常能獲得如柯達等企業的大額資助進行拍攝,而且更緊跟當時火熱的地球村理念,以第三世界為主題的 An Uncertain Grace ,後工業時代勞工圖像的 Workers ,環球人口流動遷移的 Migrations ,每一本都是命題宏大的野心之作,展現出其非凡魄力。他對影像的掌握能力也可以說無懈可擊,更獲讚譽為是已故的 Eugene Smith 之後,最重要的紀實攝影師之一。近年他沉寂了好一段時間,原來是身體出了毛病,心態上也許因為看得太多苦難景像,要停下來好好休養。他近年投放心力,與讀建築出身的太太一同復修在巴西自己家族農莊被破壞的土地,透過再植樹木使生態重生,讓其變成一個國家公園。 Genesis 這個攝影計劃就是從這經驗啟發得來的,尋找烏托邦式的天堂圖像,充滿對造物者的崇敬,這樣的心態在這個老左而言算是不尋常。

Steeple Jason Island is home to more than 500,000 pairs of black-browed albatrosses (Thalassarche melanophris), the largest colony of albatrosses in the world. Falkland Islands, 2009

 Genesis 得來的回響,幾乎是一面倒的讚譽,連一些平常嚴苛的評論人也深為折服,大概因為他學者出身,辯才一流,闡述作品的能力要比很多攝影師優勝。猶記得1996年 Workers 系列作品在台灣展出,當地媒體學者郭力昕曾對 Salgado 有著頗不客氣的批評,認為他把悲慘景象昇華為宗教受難圖的照片,看到了一種「英雄主義者的浪漫自許與使命負擔」,另方面又批評他的美國式無知和自得,一方面站在西方文化霸權的觀點邏輯,「又因地制宜的將自己放在『南方』巴西人的位置上,攻擊批評他作品的西方人在壟斷文化意義,是非常投機的詭辯。」這些批判殊不簡單,其實也反映 Salgado 作品的影響力,能力愈大自然責任愈大。

年輕時總會為這類挑戰權威的評語感到興奮,人大了難免會 soppy 了一點,現在讀此書時會嘗試「降格」一下,作為心靈雞湯式的精神慰籍其實很不錯。 Salgado 也坦言這個應該會是他最後的攝影計劃。畢竟他也快七十歲了,實在不能太苛責,的而且確這個攝影計劃心思的細密,所需要的動員能力(資金上和人力上),和要付上的精力,實在非一般人所能想象得到。但亦老老實實說一句,這類題材少不免流於陳腐,缺乏批判破壞環境的誘因,也很難想象得到,因為看到這本書裡的唯美圖像,能轉化成保護地球的動力,起碼要做這麼大型的書本所花的紙張,要砍的樹也不少罷。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