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古董重溫:Ruin Porn

這邊廂天天在說活化,連東洋那邊廂也忙著活化起來。某天無意碰上日本NHK的國際頻道播放一段有關活化「廢墟」的紀錄片, 其中提及過赫赫有名,一直都有不少廢墟圖像流傳的「軍艦島」, 節目中提到日本各地方政府都陸續開發對這類他們稱之為「工業遺跡」(industrial heritage)的旅遊或活化活動;因為在節目中途插聽緣故,在沒有上文下理的情況下,我勉強聽到這類旅遊活動經濟效益竟然達到一千七百萬美元,搞不清是單一地點或綜合全國而然,也搞不清是在什麼的時段或期間之長短,但總而言知讓人知曉縱然這些礦產已經不復再,卻變了一個個可以掏金的寶礦。

我經常在自己的博客闡述「廢墟文化」,主要是幾年間現在發生了幾件事後,廢墟圖像比以往出現得更為頻繁。首先是中國經歷了兩次特大天天災:四川汶川及青海玉樹大地震,更可以說是近年媒體在天災報導最全面的一兩次,其中頹垣敗瓦的圖像隨處可見。另外是因乎為環球金融海潚所造成的經濟體系淪陷,企業倒閉,造成不少人為的「廢墟」,如「爛尾樓」,或空置的辦公室廠房設置等等。

老外對這類廢墟荒地圖像的著迷,誕生了一個新興名詞叫「Ruin Porn」,意為對廢墟有種情色般的過度著迷,這個詞當然是負面了(更甚是「Famine Porn」(形容對饑荒圖像著迷)、「War Porn」(對戰爭圖像著迷)、「Disaster Porn」(對災害圖像著迷)等等……),當然這類充滿戲謔成份的用詞不應過度使用,但卻是非常的到位,而且是對各個攝影人的一個警醒。廢墟式圖像誘人的地方是其帶有陰沉詭秘、富有電影感的氛圍,在敘事成份上顯得豐富。可問題在於攝影師搜羅這些圖像同時,也經歷一種尋幽探秘式的體驗,這種感觀上的刺激感往往麻痹了自己的批判能力,讓自己圖像停留在一種猶如B級恐佈片的沉淪視野。

其實「Ruin Porn」 的解讀有點像日本人對「萌」的定義,當然日本人對此有過之而無不及,當地甚至有一本名為《Wonder Japan》的雜誌,定期為讀者介紹日本各地的廢置建築,例如旅館酒店、遊樂場、軍事設施、煤礦、工場,已荒廢的住宅社區、鐵路......基本上你想像得到的人工設施都已包含其中,或許是日本人對頹廢美的追求是極致的,文學作品如川端康成的《雪國》也是充斥著頹敗的美感,苦悶哀愁都是「美」的源頭,也可能是小說的江戶情調的忠實反映。還有是切腹、介錯這類西方價值觀視為毀滅的事情,他們卻視為美麗莊嚴。 那種「萌」還延伸到對一些工業設施或基礎建設如水壩等身上,亦有所謂「工場萌」等,而且還有旅行團搞一些遊船河去遠眺那些還在作業的工業設施,簡直蔚維奇觀。

日本也有好些以搜羅廢墟為題的報導著作,如台灣出版社曾繙譯過的《廢墟本》,銷情不錯,除了大量圖片外,還有文字去細訴那個廢墟的歷史及被荒棄的因由,但比較以一種奇情八卦式的心態去撰寫,例如書中不少都是曾發生慘劇的「凶宅」。當然也有例外的,如台灣攝影藝術家姚端中也寫過好一兩本著作以攝影及文字介紹關於各式各樣在台灣島上的廢墟,不少是在台灣獨特的政治經濟形態下的產物,《廢島》一書裡各式曾在棄置的軍事設施,曾在大陸解放初期兩岸劍拔弩張時候發揮過作用,又或是「白色恐佈」時期囚禁異見人仕的監獄等,不少都背負著沉重的歷史包袱。

其實外國媒體已開醒覺這種「Ruin Porn」敘事手法在媒體裡帶來的負面影響,例如在描述美國經濟淪陷首當其衝的汽車製造業,其大本營工業重鎮底特律市(Detroit) 是傳媒報導經濟故事的焦點,失業率是國家平均數的兩倍,正正備受各式各樣的「Ruin Porn」式圖像去渲染,有些自八十年代已荒廢的火車站或工廠的照片也隨便拿來作故事插圖之用,除了是媒體工作者在緊張的工作時間表下的「拿來主義」外,大家都急忙尋找一些一言以蔽之的代表性圖像符號,這類廢墟圖像正合口味。讀過一篇有關底特律市的報導,文章裡指連當地一向樂於為媒體作嚮道的社區人仕,也開始覺得對媒體反感,因為到頭來記者們只會對「Ruin Porn」感到興趣,而不是從而認識社區的生存狀況。這篇文章的作者去到一個著名的廢墟「景點」,那個「景點」卻變了攝影「熱點」,他除了碰上好些背著攝影包的小伙子外,還遇上一個來自水牛城的藝術家在拍裸體肖像,再往上一點走,天台正被一名DJ佔用著拍攝音樂錄像。這個情況在香港是否似曾相識?

對於廢墟圖像,一直都惹人爭議,拍攝這類無人地帶式影象的攝影師要有被挑戰的心理準備。或許為作品賦予多一點的歷史或人文關注的肌理,來中和一下對頹廢美的沉溺,例如魁北克攝影師Robert Polidori的作品,他曾拍攝過被颶風卡特里娜(Katrina)完全摧毀的新奧爾良市,和受核電廠輻射泄漏事件影響的前蘇聯切爾諾貝爾市,都是用大片幅相機到各個損毀或已丟空的民居進行拍攝,那些翻天覆地的景物,細緻入微,相中各種殘留的物證有帶給讀者遐思的空間:他們以前是怎樣的生存狀態?住所主人現在還在世等諸如此類,是帶有人性的感情表達和關注。這種思維脫胎自維多利亞時期的繪畫,把古羅馬帝國的廢墟如龐貝古城作為創作素材,作為道德的教化,暗示了文明和道德的墜落是隨腐敗而起,帶有有一種強烈宗教式的警世味道。而「軍艦島」後來也登錄成了「世界文化遺產」,是因為她曲線地去表達了日本上世紀的經濟奇跡,而不是那堆誘人的頹垣敗瓦。

回說上面那個關於「活化廢墟」的電視節目,我最初還以為是那種清一色鼓吹大家拍照留念的旅遊活動,令我感到意外是那些參與遊歷的旅客,並不如我想像的中了攝影「降頭」一樣,拿著相機去狂拍亂攝,而是真誠去尋找思苦憶甜機會的心態,再加上由當地居民參與嚮導工作,及製作一些昔日的平民粗菜供大家品嘗。始終老話一句,自身的體驗總比你記憶卡裡的圖案檔來得重要。

(原文刊於CULTaMAP 2010年6月號)


















軍艦島 © SAIGA, Yuji,雜賀雄二












美國攝影師Andrew Moore拍攝底特律「汽車城」的經濟陷落下的荒廢廠房,Robert Polidori拍攝切爾諾貝爾核電廠災難後居民撒走後的空置房屋,俱在「Ruin Porn」及宏觀的歷史圖像紀錄兩邊遊走。













《Wonder Japan》是搜奇式的「廢墟」雜誌,大可以「古靈精怪東瀛遊」看待之;《廢墟本》已出版了兩冊,圖片上不特別吸引,文字上也嘗試做到調查文學的格調,試圖給人一種比較踏實的感覺;姚端中的《廢島》無論圖片及文章調子相對沉重,尤其在關於荒廢的軍事和監獄設施,有不少觸及了台灣歷史上的傷口。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