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枉少年

前些時候美國年青藝術家Dash Snow因服食過量藥物逝世,死時才廿七歲,不少媒體都用巨星隕落的姿態去報導。這位被吹捧為安迪華荷按班人,從事的都是我們普遍認為是所謂「街頭文化」的作品,塗鴉、拼貼、攝影或錄像等。他最經典的作品莫過於一套叫《Fuck The Police》的作品,裡頭把一些在小報刊載有關貪污警察的新聞報導,然後用自己的精液糊在畫框裡,大家小伙子時候拿來當笑話的奇想,他就切切實實地實行起來。

他的幾位閨中密友包括Dan Colen,和近年也人氣火熱的攝影師Ryan McGinley。McGinley以廿四歲之年就能在紐約著名的韋特尼美術館Whitney Museum of American Art舉行個人展覽,成為其館有史以來舉行個展最年輕的一位;未滿三十歲就成為國際攝影中心(ICP)年度年青攝影師(young photographer infinity awards),萬千寵愛在一身。McGinley有些人戲稱他為「牛仔褲攝影師」,因為他在差不多同時間為「Levis」和「Wrangler」兩間有名的牛仔褲時裝公司拍攝廣告,觀眾喜愛McGinley的快照作品,就如當年發掘他,前惠特尼策展人所言,是因為照片中的解放和享樂主義,跟流行的時裝文化正正是一拍即合,說穿了不過是商業背後推波助瀾的流行文化。看McGinley的照片,裸露是佔著很重要的一部份,最出現得多的那些瘦弱像是未完全發育,坦蕩蕩的青春胴體,奔走在森林中,感覺有種嬉皮士的味道,因為乾淨俐落,所以就算在一種在同性愛、藥物文化等等不惹人好感的「邊青」題材下,也不會給人有反感的味道,其實就是他不以為然態度的一種糖衣,宣示著如他第一本出版的手作攝影集的題目所言:這班小子並沒問題(《The Kids Are Alright》)。

這種以社會邊緣生活來作主題的攝影作品,亦包括Nan Goldin,她的名作《The Ballad of Sexual Dependency》,都是用著同一種的快照美學,影像描寫了用藥文化、暴力、激進情侶等題材,亦有涉及在八九十年代惹人注目的愛滋病議題,這本攝影集引起之迴響之大可想而知。再數遠一點是現在是電影導演的Larry Clark,他年青時在轟動一時的攝影集《Tulsa》,拍攝他當年在奧克拉荷馬州(Oklahoma)的老家Tulsa市,他和友儕們在毒品文化裡生活的一群,反映著越戰後美國價值觀的陷落。但看McGinley的照片,那種和時尚糾纏不清的關係叫我不安,你說我老八股或者不夠「潮」也可以,但是頹廢、死亡或吸毒文化可以展現,但要是被美化,甚至被時尚化,就找不到去吹捧的註碼。看McGinley的展覽開幕盛況,滿身光鮮的時尚名人撐場,你感覺多像一個巴黎秋季時裝發佈會多過一個展覽。美國年青攝影師Brian Ulrich較早前在金融海嘯鬧得最兇的時候,在自己的博客疾呼,為甚麼我們的攝影作品缺乏對自己身處環境的關心,其中提到藝術圈子大量充斥著「派對裡喝得大醉的圖片」(drunken party pictures)或「漂亮人物的漂亮照片」(pretty portraits of pretty people)等的空洞圖像,言之有物,他針對的大概不言而喻,McGinley自會對號入座。

也令我想起「怪雞」導演尊華特斯John Waters在98年拍過一套名為《Pecker》(中譯為:《一個攞景的少年》)的電影,片裡頭由Edward Furlong飾演的Pecker生活在一個小鎮之中,在三明治店工作,閒來喜歡為自己的家人朋友拍一些快照,Pecker的攝影風格粗糙有時失焦的圖像,和小鎮裡低下階層的圖像吸引了一個剛巧路過的紐約藝術收藏者。他旋即成為紐約藝壇的新寵兒,受盡媒體吹捧,但其低調的小鎮生活受盡影響,他鏡頭下的「模特」:他住的小鎮鄰居朋友,一一拒絕在他鏡頭下出現,Pecker最後拒絕了參與一個在韋特尼美術館(!)的展覽,轉而調轉鎗頭,反叫那班紐約的收藏家來巴爾的摩看他的新作,作品裡的鏡頭就是指回這群曾經蔑視他們一眾低下階層的人。

《Pecker》裡有一幕,是那班富貴收藏家,坐著長轎車到巴爾的摩,看到曾經在Pecker照片裡見過,那些平民百姓住的簡陋排屋(row house),表現得異常亢奮。這些藝術家亦明白,人們去消費的是他們的次文化或fringe society的生活方式,他們的作品除了要把它展現出來滿足有閒階層的獵奇眼光外,還要去向人們保證:他們是活在其中。與其說人們對你作品失去興趣,其實是對你的生活方式的失去興趣。或許就是不斷的燃燒自己生命,但燃燒總有燼滅的時候,Goldin、Clark和McGinley其實現在都是「修成正果」 ,還能保留著以往的生活態度去給觀眾消費?Goldin在最近的法國Arles攝影節有新作品發表,但看來評價都不好,回看McGinley,不經不經他已是到達而立之年,他還可以「踩板」,當個有魅力的嗑藥中年?

(原文載於CULTaMAP十月號)












連當紅的冰島樂隊Sigur Rós的唱片封套也用上Ryan McGinley的照片。















John Waters導演的《Pecker》預視了McGinley的誕生?















Larry Clark的《Tulsa》當年出現甚為震撼,連導演吉士雲辛Gus Van Sant和馬田史高西斯Martin Scorsese也說過深受其影響。














Nan Goldin的名作:《The Ballad of Sexual Dependency》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