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博客重新審視美國攝影師史丹菲特(Joel Sternfeld)的經典攝影集《美國景觀》(American Prospects,1987年出版),以一個歷史回顧的觀點,找來當年一些新聞剪報,來闡述一下圖片背後的故事背景,例如一些當年在華盛頓州的聖凱倫斯火山(Mount St. Helens)爆發的新聞,配對他拍攝的一對帶著口罩,在自己花園剪草的的年邁夫婦。
史丹菲特不以紀實攝影師自居,更不是監聽警方無線電通訊去追蹤事件發生的新聞攝影師,但這類吉光片羽卻有一種濃厚的歷史文本的味道。此書的英文命名中,prospect有雙關語的味道,也有願景展望的意思,似是提醒觀者攝影是拍攝自美國這塊土地,並且有其自身所屬的文化或歷史脈絡所提供的理解層面。
拍攝《美國景觀》時史丹菲特是典型的「在路上」的作業模式,在七十年代後期至八十年代初駕著他的老爺甲蟲貨van穿州過省去拍攝,在有限的資金下每天只能用他的大畫幅相機拍攝幾張照片,對美國各地普通人物和場景的普遍可能性進行探索,把紀實、公路、景觀攝影的諸多元素整合在照片中,成就了這本近代經典作品。
很多人對《美國景觀》的審視都是從它把新彩色攝影帶入藝術殿堂的角度去評價,或它繼承古典繪畫的畫面結構處理方式等等,相對忽略從歷史宏觀來審視,其實從這方面著手去閱讀是饒有趣味的。
攝影當然不是一定要為歷史服務,或需要與當代時空掛鈎,例如很多沙龍畫意作品,就刻意與時空脫軌,不同年代的作品都有一種共生性,難以解讀照片背後的社會狀態,但其實從很多以往的經典攝影作品,往往能夠尋找到一些受人忽視的歷史脈絡,主要是嚴肅正統的歷史紀實對一些生活氛圍或人民的精神狀態,都很難給人一種一言以蔽之的描述,攝影圖像卻往往填補這些閱讀的空間,《美國景觀》攝影集無論作業模式或思維都深受另一劃時代經典名作,羅伯特‧法蘭克在1959年出版的《美國人》The Americans攝影集所影響,該攝影集對冷戰陰影下時候美國人生活那種冷漠疏離、焦慮不安,提供很多可供參考的門檻。
金融風暴過了一周年有多,但縱觀環球的媒體或各式的攝影計劃中,對金融風暴影響下的生活圖像還是非常貧乏,主要是很多攝影師對具實體形像或場面如天災人禍等得心應手,看上年汶川大地震的圖像多得鋪天蓋地,反過來卻對很多不具實質形像的主題掌握感到無力,還有的是這類經濟活動題材的圖像向來都是欠缺視覺衝擊的一類,很多人對之興趣也不大,現實一點的說法是這些圖像能惹來讚譽並不容易。
同樣是經濟危機,諷刺的是上世三十年代的大蕭條期間,卻是美國紀實攝影作品豐碩的年代,總統羅斯福新政(New Deal)下誕生的農業保障局(FSA,即Farm Security Administration)旗下的攝影部門專責拍攝農民生活狀態和環境,誕生過不少經典的作品,參與的攝影師如Walker Evans或Dorothea Lange等等的名字都已寫進攝影歷的名冊中,當時更不少左翼的攝影運動如Film and Photo League等等,都非常蓬勃,但現今的金融危機誘因相對當年更錯縱複雜,解決問題的困難程度比「新政」更過之而無不及,單就以今昔農業遇到問題的比重已是千里之距,鏡頭並不能單純地指向貧窮一眾,會顯得無知或缺乏多元觀點。
今年的世界新聞圖片大賽的評審作出了一個甚具指標性的選擇,大獎已不是落在一些拍攝環球戰事衝突的攝影作品中,今年獲獎的是資深的美國報道攝影師斯沃Anthony Suau為《時代》周刊拍攝金融海潚的圖片故事的其中一幀照片,這張帶有黑色幽默的照片,可以是警員搜捕劫匪或是伊拉克美軍的行動諸如此類具戲劇性的場面,其實照片裏頭是一名俄亥俄州的警察,緊張兮兮地搜查著一個一個已斷供款的房子,警員要確保這些房子一就是戶主正在遷出,如無居民的話就確保沒有不法之徒利用寄居。Suau的圖片比起很多新聞圖片欠缺強烈的視覺衝擊,需要一些時間及耐性去解讀,卻正正點中穴道,把當下最重要議題用圖像表達出來,不好看,但非常有效。
對金融海潚也有一些從具像的角度進行一些描寫,新晉的美國攝影師Brian Ulrich的《黑暗商店》(Dark Stores)系列從一些受影響已倒閉的商店著手,以晚上詭秘的光線狀態下,拍攝一些被荒置的百貨公司商場,在他的鏡頭下變成了一個個巨型墓碑的模樣;國內攝影師金江波的作品《經濟大撒退﹕東莞現場》拍攝了在金融風暴前期,再加上新的勞動法的影響之下,廠商紛紛撤資,在東莞這個改革開放的前哨地裏一座座被丟棄的廠房,是國內最早記錄金融危機的攝影師,而更有趣的是金江波算不上一位「正統」的紀實攝影師,他非常自覺的認為攝影是他搞藝術的工具。
剛提及的Ulrich在自己的博客也訴說過一些值得思考的觀點,他認為當代攝影藝術過於沉醉個人主義,和虛無主義,例如近年非常火熱的年輕攝影師Ryan McKinley,拍攝充滿頹靡味道的年輕人生活,鼓動著這種「私攝影」風潮,卻在這個影響無數人生活,切身而又長久深遠的金融風暴時刻竟然無動於中,當年如颶風卡特里娜(Katrina)災難也有藝術攝影師如Robert Polidori非紀實攝影師進行拍攝,這類議題也啟迪了像金江波一類純藝術攝影師,如今火燒後欄燒到埋身,Ulrich奇怪年輕藝術家沒有掌握好這個題材。
當今網絡信息蓬勃,Twitter、Flickr無人不識,人手執拍攝圖像工具一件,管它是相機或手機,攝影人口幾何級數上升,民間記者掘起,理應是一個滴水不漏的覆蓋網,只是很多時候傾斜於大眾注目的新聞事件,一窩蜂去製作歷史檔案式圖像,牛頭角下邨惹來拍攝潮的現像正是一個好例子。我常常想,他朝回顧我們現在這個時期的攝影作品,能找到一些如《美國景觀》、《美國人》等能對那個年代發乎其想的攝影作品嗎?
(原文刊於10月18日明報星期日生活)
史丹菲特的《美國景觀》風格嚴謹重劇情感,雖不以歷史檔案圖像自居,卻是現在回看八十年代美國生活氛圍的切入點。
「聖凱倫斯火山爆發後。華盛頓州溫哥華市,一九八零年六月。」不說別的,史丹菲特起碼提醒我們原來美國還有活火山的存在。©Joel Sternfeld
至今仍地位超然的《美國人》攝影集,當年其先鋒的拍攝手法,及其反美國主流的樂觀生活思維而受盡評擊,甚至被扣上共產主義帽子。此為出版五十週年的紀念版本。
Anthony Suau的世界新聞圖片大賽獲獎作品,全副武裝的警察正在檢查一棟被查封的住宅,原房主因無力償還房貸而被法院裁定驅逐出自己的住宅,大有隱喻對付金融危機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Anthony Suau
Brian Ulrich的《黑暗商店》系列裡,一間間已倒閉的商店在詭異的佈光下,變成一座座陵墓。©Brian Ulrich
經濟大撒退–東莞現場某台資電視機製造企業辦公室。金江波 攝
史丹菲特不以紀實攝影師自居,更不是監聽警方無線電通訊去追蹤事件發生的新聞攝影師,但這類吉光片羽卻有一種濃厚的歷史文本的味道。此書的英文命名中,prospect有雙關語的味道,也有願景展望的意思,似是提醒觀者攝影是拍攝自美國這塊土地,並且有其自身所屬的文化或歷史脈絡所提供的理解層面。
拍攝《美國景觀》時史丹菲特是典型的「在路上」的作業模式,在七十年代後期至八十年代初駕著他的老爺甲蟲貨van穿州過省去拍攝,在有限的資金下每天只能用他的大畫幅相機拍攝幾張照片,對美國各地普通人物和場景的普遍可能性進行探索,把紀實、公路、景觀攝影的諸多元素整合在照片中,成就了這本近代經典作品。
很多人對《美國景觀》的審視都是從它把新彩色攝影帶入藝術殿堂的角度去評價,或它繼承古典繪畫的畫面結構處理方式等等,相對忽略從歷史宏觀來審視,其實從這方面著手去閱讀是饒有趣味的。
攝影當然不是一定要為歷史服務,或需要與當代時空掛鈎,例如很多沙龍畫意作品,就刻意與時空脫軌,不同年代的作品都有一種共生性,難以解讀照片背後的社會狀態,但其實從很多以往的經典攝影作品,往往能夠尋找到一些受人忽視的歷史脈絡,主要是嚴肅正統的歷史紀實對一些生活氛圍或人民的精神狀態,都很難給人一種一言以蔽之的描述,攝影圖像卻往往填補這些閱讀的空間,《美國景觀》攝影集無論作業模式或思維都深受另一劃時代經典名作,羅伯特‧法蘭克在1959年出版的《美國人》The Americans攝影集所影響,該攝影集對冷戰陰影下時候美國人生活那種冷漠疏離、焦慮不安,提供很多可供參考的門檻。
金融風暴過了一周年有多,但縱觀環球的媒體或各式的攝影計劃中,對金融風暴影響下的生活圖像還是非常貧乏,主要是很多攝影師對具實體形像或場面如天災人禍等得心應手,看上年汶川大地震的圖像多得鋪天蓋地,反過來卻對很多不具實質形像的主題掌握感到無力,還有的是這類經濟活動題材的圖像向來都是欠缺視覺衝擊的一類,很多人對之興趣也不大,現實一點的說法是這些圖像能惹來讚譽並不容易。
同樣是經濟危機,諷刺的是上世三十年代的大蕭條期間,卻是美國紀實攝影作品豐碩的年代,總統羅斯福新政(New Deal)下誕生的農業保障局(FSA,即Farm Security Administration)旗下的攝影部門專責拍攝農民生活狀態和環境,誕生過不少經典的作品,參與的攝影師如Walker Evans或Dorothea Lange等等的名字都已寫進攝影歷的名冊中,當時更不少左翼的攝影運動如Film and Photo League等等,都非常蓬勃,但現今的金融危機誘因相對當年更錯縱複雜,解決問題的困難程度比「新政」更過之而無不及,單就以今昔農業遇到問題的比重已是千里之距,鏡頭並不能單純地指向貧窮一眾,會顯得無知或缺乏多元觀點。
今年的世界新聞圖片大賽的評審作出了一個甚具指標性的選擇,大獎已不是落在一些拍攝環球戰事衝突的攝影作品中,今年獲獎的是資深的美國報道攝影師斯沃Anthony Suau為《時代》周刊拍攝金融海潚的圖片故事的其中一幀照片,這張帶有黑色幽默的照片,可以是警員搜捕劫匪或是伊拉克美軍的行動諸如此類具戲劇性的場面,其實照片裏頭是一名俄亥俄州的警察,緊張兮兮地搜查著一個一個已斷供款的房子,警員要確保這些房子一就是戶主正在遷出,如無居民的話就確保沒有不法之徒利用寄居。Suau的圖片比起很多新聞圖片欠缺強烈的視覺衝擊,需要一些時間及耐性去解讀,卻正正點中穴道,把當下最重要議題用圖像表達出來,不好看,但非常有效。
對金融海潚也有一些從具像的角度進行一些描寫,新晉的美國攝影師Brian Ulrich的《黑暗商店》(Dark Stores)系列從一些受影響已倒閉的商店著手,以晚上詭秘的光線狀態下,拍攝一些被荒置的百貨公司商場,在他的鏡頭下變成了一個個巨型墓碑的模樣;國內攝影師金江波的作品《經濟大撒退﹕東莞現場》拍攝了在金融風暴前期,再加上新的勞動法的影響之下,廠商紛紛撤資,在東莞這個改革開放的前哨地裏一座座被丟棄的廠房,是國內最早記錄金融危機的攝影師,而更有趣的是金江波算不上一位「正統」的紀實攝影師,他非常自覺的認為攝影是他搞藝術的工具。
剛提及的Ulrich在自己的博客也訴說過一些值得思考的觀點,他認為當代攝影藝術過於沉醉個人主義,和虛無主義,例如近年非常火熱的年輕攝影師Ryan McKinley,拍攝充滿頹靡味道的年輕人生活,鼓動著這種「私攝影」風潮,卻在這個影響無數人生活,切身而又長久深遠的金融風暴時刻竟然無動於中,當年如颶風卡特里娜(Katrina)災難也有藝術攝影師如Robert Polidori非紀實攝影師進行拍攝,這類議題也啟迪了像金江波一類純藝術攝影師,如今火燒後欄燒到埋身,Ulrich奇怪年輕藝術家沒有掌握好這個題材。
當今網絡信息蓬勃,Twitter、Flickr無人不識,人手執拍攝圖像工具一件,管它是相機或手機,攝影人口幾何級數上升,民間記者掘起,理應是一個滴水不漏的覆蓋網,只是很多時候傾斜於大眾注目的新聞事件,一窩蜂去製作歷史檔案式圖像,牛頭角下邨惹來拍攝潮的現像正是一個好例子。我常常想,他朝回顧我們現在這個時期的攝影作品,能找到一些如《美國景觀》、《美國人》等能對那個年代發乎其想的攝影作品嗎?
(原文刊於10月18日明報星期日生活)
史丹菲特的《美國景觀》風格嚴謹重劇情感,雖不以歷史檔案圖像自居,卻是現在回看八十年代美國生活氛圍的切入點。
「聖凱倫斯火山爆發後。華盛頓州溫哥華市,一九八零年六月。」不說別的,史丹菲特起碼提醒我們原來美國還有活火山的存在。©Joel Sternfeld
至今仍地位超然的《美國人》攝影集,當年其先鋒的拍攝手法,及其反美國主流的樂觀生活思維而受盡評擊,甚至被扣上共產主義帽子。此為出版五十週年的紀念版本。
Anthony Suau的世界新聞圖片大賽獲獎作品,全副武裝的警察正在檢查一棟被查封的住宅,原房主因無力償還房貸而被法院裁定驅逐出自己的住宅,大有隱喻對付金融危機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Anthony Suau
Brian Ulrich的《黑暗商店》系列裡,一間間已倒閉的商店在詭異的佈光下,變成一座座陵墓。©Brian Ulrich
經濟大撒退–東莞現場某台資電視機製造企業辦公室。金江波 攝
留言
確實比我們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