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大事件

我曾提過經常為別人擔任「選擇」月刊,為別人挑選照相機,而我的「客戶」最常認為要為自己買照相機的時刻,大都是當自己的孩子快要出生的時候,執行的攝影計劃不外乎是為自己剛到這個世界的寶貝每天拍一大堆照片,因為如他們所言,初生嬰兒的容貌變化最大。最近探望過一個剛任父親的朋友,在大電視展示他整齊地每天分類好的照片,大家家看著看著才猛然醒起今天忘掉了做「功課」,這個多星期對他來說太勞累了。

剛剛收到朋友傳來的網上連結,說一位剛去世的美國攝影師的展覽,他1997年去世前的18年,每天都為自己拍一張拍立得即影即有照片,後來得知這個攝影師叫 Jamie Livingston,離世時才41歲。2007他的親人友好為他舉行了一個展覽,整個畫廊都被那6697張照片佔據了。之前我也寫過日本有位年青攝影師田村俊介,得悉他父親患病後每天用數字相機為他拍一張照片,把照片上傳到網站,直到他去世為止,稱之為《Digital Papas》。

著名時裝及人像攝影師阿維東Richard Avedon,在父親Jacob離世前幾年拍下他逐漸虛弱的身體的一系列照片(見圖),在親人面前仍然秉承他獨有赤裸裸的手法,任何人都會以一臉倦容展示出來,對待自己爸爸也沒有調節,外人看來可能殘酷和不安,因為並不是單單一種肉體衰敗的見證,而是看得到被攝者對之的恐懼和無助。這些時光飛逝的見證,還有是以拍攝肖像著名的荷蘭女攝影師Rineke Dijkstra,有一系列的肖像我很喜歡的,是拍攝一些服兵役前後的少年軍人,一系列同一手法不同時間拍攝的半身像,表面看來是一模一樣,仔細看就檢閱出歲月的留痕,除了體格上的變化,從滿面天真到現實加諸其臉上的老成持重,已超越一般成長的歷程。

生死都是攝影離不開的大題目,羅蘭‧巴特在《明室》這本深受他母親過世影響而撰寫的作品,說死亡與攝影的關係說得非常窩心。他用照片回憶亡母,從臨終前最後一張照片出發,經歷了四份三世紀回到她孩提的年代,巴持說:尋回了原原本本的她。正如希臘人也是逆向而行步入死亡的,巴特現實的體驗,照顧臨終的母親,用茶碗來端茶給非常虛弱母親喝,令他有照顧小女兒的感覺,「以她第一張相片裡體視本質的兒童真貌,與我會合。」這是他超脫死亡恐懼的方法。

生和死都是大事件,中間的幾十年日子,大概都是混混噩噩地過了便算。















Olivier Silva, The Foreign Legion, 2000 - 2002, ongoing project by Rineke Dijkstra

留言

匿名說…
曾經讀到一些評論, 說richard avedon已經過時... 無論手法內容都略嫌不斷自我重覆... 你怎看? 我覺得martin parr也好像是不斷重覆自己develop出來的手法, 不過總會有新元素在內, 或者新topic很適合他一貫作風...
Fotopiggie說…
過時與不過時,大概只能針對時尚風潮,Avedon作為時裝攝影師,他那種風格在生時都已「過時」了。但作為肖像攝影師卻是雋永的,你只能說他固守自己的風格。但個人signature就是這樣培育出來,一浸就要幾十年,尤其在肖像範疇,你面對的主題永遠只有一個:人。Avedon的「世界光,白佈景」很多人都會做,但卻拍不出他的神韻。看納達(Nadar)到Avedon的手法差別不大,但大家相差了差不多一個世紀,你也不會搞錯兩個人的作品,Nadar當年都拍好多當年的明星名人,他的厲害是把他們獨有的本質表現出來,是高質肖像的教材。看Avedon是看他怎樣manipulate被攝人,和攝影師跟被攝者的心理角力。另外把名星平民化,或把平民明星化,這種歸一的做法當年很爭議。其實看看他的生平他是有變,只不過很subtle,《In The American West》是他求變的一步,那時已六十過外了。

用帕爾跟阿維東比較有點不合適,可是我很贊同他會挑選題目,只會選一些符合自己風格的題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