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前輩看到我寫關於他喜愛的攝影師帕爾Martin Parr,問我有沒有興趣寫他另一位他喜愛的英國攝影師格理芬Brian Griffin,噢,不禁要說一聲:久違了!其實「粉絲」前輩的博客,已鉅細無遺的去記載格理芬的創作歷程和近況(我甚至懷疑他是格理芬的經理人!),我再寫其實是自討沒趣,大概他只想看看他口中的「皇者」天威去到哪個地步罷(一笑)。其實跟格理芬的淵源也很深,我第一本買的外文攝影專集就是他的《Power》。再追溯遠一點是剛剛愛上攝影時去了一個以他為題,在大會堂舉行的講座,誰主講、說了什麼都已忘得一乾二淨,因為一開始就找周公去了,年紀還小嘛。再要前一點的話,就是學生時代還是租黑膠唱片回家「炸機」的年代,租過一張英國電子組合「迪柏芝舞」(Depeche Mode,當年最愛!)的早期作品A Broken Frame,封套的彩色照片神秘又誘人:是一個頭戴紅頭巾的農婦,在麥田裡拿著鐮刀作收割狀,還要是在一個magic hour,滿天密雲的環境下拍攝的,原來就是格理芬的作品(其實他還有為Depeche Mode拍過不少唱片封套和音樂錄像)。
格理芬最為人所稱頌的是其出色的作品大部份是受委托的作品,亦即所謂「交貨相」,其實是一眾打工仔攝影師的夢想,有貨交給老闆之餘亦可以有個人創作空間,尤其格理芬那一類經濟人物造像一向都是為人所忽略的攝影範疇,。說回我那本《Power》,其本上談不上是一本純攝影集,因為印刷算得上平庸不堪,白白浪費格里芬那些出色的黑白放印(我還是在往後的《Work》才曉得),嚴格來說這是本商界人物誌,配上很多文字去表述那位被攝者的「豐功偉績」。看格里芬作品有趣的地方是行為成份很重,被攝的當事人的角色扮演、攝影師主觀願望的投影、到其被攝者的真實身份三方面拉扯,觀眾在這三方面的追逐徘徊,充斥著各種完素:冷漠、荒誕、緊張、曖昧......,是個很有趣的視覺經驗,還得看各人均甘於去擺布,或受擺布,或是有時候看得出當事人不甘受擺的窘態,所有手段都是為了洗脫這一群社會菁英的權威性,在英國這個受濃厚階級形象潛而默化的社會下,在那個年代也算得上反叛了,但英國人就是這樣又要架子又要不拘幽默(修養是也),這兩面拉拉扯扯造就了這些古怪過癮的影像。這類名人造像,剛作古的阿諾紐曼Arnold Newman拍得最多最相近,但紐曼偏向用環境元素符號去標籤當事人的職業,例如史蒂文斯基,作為音樂家,一定要一個鋼琴去作標籤,或拍De Stijl派畫家Piet Mondrian,就會有畫架及其招牌幾何構圖作品作背景,稱其為環境造像environmental portraits,這類「錦上添花」式的照片亦奠定日後專業人士造像的基準,但對格理芬而言這個「基準」是一種束縛,應該去擺脫。對格理芬印象最深的是為傳媒學太斗麥克魯漢Marshall "The medium is the message" McLuhan那一張,麥克魯漢作其投降狀站在黑板前,上面畫有很多箭咀在其身上穿插,有引申資訊無孔不入令人措手不及之意,手法簡約、低成本卻異常有效傳達訊息。《Work》是他一本大型畫冊,除了商界名人造像外,還有他另類的「習作」,例如晚間飛機飛過的光流跡,一些具有神秘紛圍的工廠夜間照,一些概念性雜誌插圖式的照片,例如一系列工人作其共產主義的宣傳機器狀的照片,很具諷刺味道,彷佛是用影像為整個資本主義把脈的成份,有資本工業世界主宰者自然有這一班犧牲者,現在看可能有點丈八金剛,其實還得看當年是保守黨當政、鐵娘子戴卓爾夫人執政年代,工黨在野,罷工是生活不可或缺的時代,詳情請看陶傑專欄,或參考電影《舞出我天地》(Billy Elliot)。
我最後接觸格里芬的是一本叫《Portraits》的自資出版相集,印製成護照般硬皮模樣,也差不多大小的小書,是他當年在法國Arles攝影展參展的場刊,小巧精美到極,也是我擁有最小的一本攝影集(比他老友Martin Parr那本《Autoportrait》還要小),他新近的結集《Influences》也語不驚人,真皮精裝,完全是你上教堂用的聖經模樣,這樣的華衣艷服很難穿,但格理芬絕對「撐得起」。往後的九十年代他突然好像失蹤了,不太見到他的作品出現,這類簡約演出、充滿英式幽默的風格也無以為繼,很多主流媒體編輯現在連嘴嚼影像的耐性都沒有的時候,格理芬那種需要時間消化的風格自然會受冷落。
多虧有互聯網,在格理芬的網頁和那位格理芬粉絲前輩上的博客,在這個時間囊裡我嘗試追溯這差不多十年的真空,發覺他除了跑了去搞獨立短片,的確沒有太多結集出版過,最新作《Water People》將冰島能源公司委約作品變成「地心探險記」新版,科幻抽象而概念性甚重,似乎是經歷了一個潛修閉關期,這個當年在阮義忠的《當代攝影新銳》中的年輕攝影師,其實已不經不覺快到花甲之年,或許說得誇張了一點,希望就其對世道有所新的體會,會帶給我們新鮮的作品。
還是去讀前輩的博客罷:http://hk.myblog.yahoo.com/bobyip-photo
《Work》
特區護照乎?《Portraits》是也,內附麥克魯漢受靶照。
格理芬最為人所稱頌的是其出色的作品大部份是受委托的作品,亦即所謂「交貨相」,其實是一眾打工仔攝影師的夢想,有貨交給老闆之餘亦可以有個人創作空間,尤其格理芬那一類經濟人物造像一向都是為人所忽略的攝影範疇,。說回我那本《Power》,其本上談不上是一本純攝影集,因為印刷算得上平庸不堪,白白浪費格里芬那些出色的黑白放印(我還是在往後的《Work》才曉得),嚴格來說這是本商界人物誌,配上很多文字去表述那位被攝者的「豐功偉績」。看格里芬作品有趣的地方是行為成份很重,被攝的當事人的角色扮演、攝影師主觀願望的投影、到其被攝者的真實身份三方面拉扯,觀眾在這三方面的追逐徘徊,充斥著各種完素:冷漠、荒誕、緊張、曖昧......,是個很有趣的視覺經驗,還得看各人均甘於去擺布,或受擺布,或是有時候看得出當事人不甘受擺的窘態,所有手段都是為了洗脫這一群社會菁英的權威性,在英國這個受濃厚階級形象潛而默化的社會下,在那個年代也算得上反叛了,但英國人就是這樣又要架子又要不拘幽默(修養是也),這兩面拉拉扯扯造就了這些古怪過癮的影像。這類名人造像,剛作古的阿諾紐曼Arnold Newman拍得最多最相近,但紐曼偏向用環境元素符號去標籤當事人的職業,例如史蒂文斯基,作為音樂家,一定要一個鋼琴去作標籤,或拍De Stijl派畫家Piet Mondrian,就會有畫架及其招牌幾何構圖作品作背景,稱其為環境造像environmental portraits,這類「錦上添花」式的照片亦奠定日後專業人士造像的基準,但對格理芬而言這個「基準」是一種束縛,應該去擺脫。對格理芬印象最深的是為傳媒學太斗麥克魯漢Marshall "The medium is the message" McLuhan那一張,麥克魯漢作其投降狀站在黑板前,上面畫有很多箭咀在其身上穿插,有引申資訊無孔不入令人措手不及之意,手法簡約、低成本卻異常有效傳達訊息。《Work》是他一本大型畫冊,除了商界名人造像外,還有他另類的「習作」,例如晚間飛機飛過的光流跡,一些具有神秘紛圍的工廠夜間照,一些概念性雜誌插圖式的照片,例如一系列工人作其共產主義的宣傳機器狀的照片,很具諷刺味道,彷佛是用影像為整個資本主義把脈的成份,有資本工業世界主宰者自然有這一班犧牲者,現在看可能有點丈八金剛,其實還得看當年是保守黨當政、鐵娘子戴卓爾夫人執政年代,工黨在野,罷工是生活不可或缺的時代,詳情請看陶傑專欄,或參考電影《舞出我天地》(Billy Elliot)。
我最後接觸格里芬的是一本叫《Portraits》的自資出版相集,印製成護照般硬皮模樣,也差不多大小的小書,是他當年在法國Arles攝影展參展的場刊,小巧精美到極,也是我擁有最小的一本攝影集(比他老友Martin Parr那本《Autoportrait》還要小),他新近的結集《Influences》也語不驚人,真皮精裝,完全是你上教堂用的聖經模樣,這樣的華衣艷服很難穿,但格理芬絕對「撐得起」。往後的九十年代他突然好像失蹤了,不太見到他的作品出現,這類簡約演出、充滿英式幽默的風格也無以為繼,很多主流媒體編輯現在連嘴嚼影像的耐性都沒有的時候,格理芬那種需要時間消化的風格自然會受冷落。
多虧有互聯網,在格理芬的網頁和那位格理芬粉絲前輩上的博客,在這個時間囊裡我嘗試追溯這差不多十年的真空,發覺他除了跑了去搞獨立短片,的確沒有太多結集出版過,最新作《Water People》將冰島能源公司委約作品變成「地心探險記」新版,科幻抽象而概念性甚重,似乎是經歷了一個潛修閉關期,這個當年在阮義忠的《當代攝影新銳》中的年輕攝影師,其實已不經不覺快到花甲之年,或許說得誇張了一點,希望就其對世道有所新的體會,會帶給我們新鮮的作品。
還是去讀前輩的博客罷:http://hk.myblog.yahoo.com/bobyip-photo
《Work》
特區護照乎?《Portraits》是也,內附麥克魯漢受靶照。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