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古董重溫: Nokia Moment (或Sony Ericcson Moment,或LG Moment適隨尊便)

每月收到電話商送來的短訊,告訴我有免費的2R照片沖印服務(其實是想鼓勵我多用一點他們的多媒體訊息服務而已),但叫我用我手機那聊聊幾十萬像素來拍照,對我這種老八股總是提不起興趣,我還記得當初對手機附上相機功能不屑一看,覺得多此一舉,現在拍照功能基本上是每部手機必備了;前些時到日本看櫻花,見到年輕一代的日本人已不再流行用一次性的照相機了去拍紀念照了,全部用手機裡的照相機代勞,我想他們的手機照相功能質素不會跟我們的差太遠罷。分享的模式也不過是把手機傳來傳去,看看內裡的照片開開心便是了,MMS、上網、blog這一類功能也顯得多餘,聯誼多於一切;貼紙相也「out」了,手機已附帶有相框的照相功能;講究一點有用名牌光學生產商的鏡頭,或是把像素數目再推高一點或加上自動對焦功能,和小型數位相機看齊,務求把傳統相機製造商殺個措手不及。

另一邊廂柯達宣布停止生產黑白銀鹽相紙物料,此消彼長,看來以前所謂柯達時刻Kodak Moment已變得愈來愈不合時宜,看來用諾基亞時刻Nokia Moment還貼切一點(各位索尼fans可用Sony Ericsson Moment代替)。經常提及到攝影這個媒體藝術很大程度跟科技發展掛鉤,連帶攝影行為亦受到影響。我們可以預見很多所謂candid shots之類的日常生活無關痛癢的紀錄會出現在手機相機身上,也有藝術家用電話相機做作品了,例如本地攝影師葉堅耀正在進行一個攝影計劃是利用手機來進行,葉認為這能有效地淡化自己的攝影行為,主要是因為操作上並不像操作一部照相機,而且性能上有所限制,還有更重要是被攝者的戒心會因此有所降低;某潮流雜誌就有手機攝影投稿專頁(少不免有手機生產商的贊助);我在很久之前已看過日本的記錄片說有些當地地區小型電視台利用3G電話來做直播新聞,有點像每個人都能當記者的意識,當時覺得是很遙遠的事情,今天我的手機正是3G的了,但是對我來說改變不是很大,是應用上的問題,手機相機也似乎不能帶動其他副產物的銷售,例如沖印打印產品之類,很多傳統攝影物料商都希望在這裡分一杯,可是影像流通的管道如互聯網、電郵之類已開拓得很成熟了,硬拷貝的應用也愈來愈少。

我想那種很傳統招呼來賓的方法,打開厚厚的照相簿跟人家分享一番的溫馨場面不會再復見,看過王穎導演的電影《生命中不能承受的煙》(Smoke)嗎?實在很難想像主人翁「歐記」拿著自己手機跟客人分享自己每天風雨不改,在自己香煙店門口拍下一式一樣的照片時,頓時覺得大剎風景,我想沒有人再有興趣在裡頭發掘到什麼人生百態了。


My Nokia moment on 27/6/07

(原文上載於05年9月17日)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