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文章

顯示從 3月, 2009 起發佈的文章

Helen Levitt RIP

在剛剛過去的星期天,美國著名女紀實攝影師Helen Levitt在曼哈頓的家睡夢中逝世,享年95歲。Levitt為人甚低調,雖然和一眾同期的紀實攝影大腕為伍:布烈松喜歡她的作品、埃文斯Walker Evans也找她幫忙放晒其名作《American Photographs》裡的照片等等,但名氣卻跟他們差了好大截,或許因為她畢生只專注一個拍攝題材:紐約市的街頭,較為小品味道,也就是這樣她成了所謂街頭攝影Street Photography重要一員,當大家還對彩色物料持不信任態度,五十年代末她率先用彩色拍攝街頭抓拍照片,近年曾出版成《Slide Show》一書。她晚年專注拍攝紀錄片,和著名導演布紐爾Luis Bunuel也混熟,時代進步都市鄰里的關係變得疏離,她照片裡的氛圍亦成絕響。Levitt流傳得最廣的作品,是她拍攝的街童文化,還記得有博友提到喜歡的日本攝影師梅佳代拍攝的小伙子,我提議他看看Levitt的作品,那些哈林區的街童蓬頭垢面,物質貧乏把玩著垃圾亦不缺歡樂,大概是因為比較貼近自己的成長環境罷,梅佳代的小鬼相對起來,營養太好,寵愛太多了。這些照片,讓活在金融海嘯裡的美國人看在眼中,不知會有什麼滋味呢? (附圖:Untitled (New York City), by Helen Levitt, c. 1942) 《Slide Show》的封面

遲來的紐約攝影遊記

請參閱Cultazine連載: http://www.cultazine.com/Cultazine/comment20090308.html 注意:極度濃縮。並有手民之誤:文中提及馬格林新晉攝影師實為Mikhael Subotzky,非Mikhael Subotzy。

如意象,無常事

十二月往美國探親前,收到兩本由前輩葉英傑兄送上的個人出版的攝影集《無常事》和《如意象》,把兩本一黑一白、跟護照大少差不多的攝影集接過手時,我忍不住笑了出來:跟他的「偶像」或他口中的「皇者」Brian Griffin的攝影集《Portraits》的設計同出一徹,是一種tribute罷。老實說我不知道Bobby兄是否篤信佛教或佛學,不用擔心,佛偈不一定要說出來的,觀看也成。 Bobby是香港報導攝影界的前輩,在外國通訊社浸吟多年,拍攝技巧熟到毫癲,還是香港攝影記者協會多屆會長。難得的是還是好好先生一名,就算是在比較多肢體推撞的採訪工作,也甚少見他為此動氣。《如意象》是他早期八十年代的黑白作品,是濃厚羅伯特‧法蘭克(Robert Frank)隨意的風格,不如這樣說好了:我們誰沒有受過法蘭克的啟蒙?相對現在嫻熟的構圖,我實在喜歡那個年代照片的「greenness」,少了份計算,多一份率真。 而《無常事》是一個自省。 作者把幾宗天災的採訪經歷,用採訪日誌形式配上圖片展現出來,其中包括有2006年菲律賓土石流、上年內地春節雪災,還有佔最大篇幅的汶川大地震。令我感到驚歎是在境外危險地域沉重的工作壓力和體力透支,作者還能及時作出深刻的反省,深刻的是裡面提到汶川那位失去幾個至親還能一笑置之的老婆婆,如作者言,是有「莊子喪妻,鼓盆而歌」這回事嗎?老實說這個時候,照片的好壞變得次要(希望Bobby兄不要介意),或者相對起來在文字中領略到對生命的感恩會來得更強烈。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非常害怕用感性為攝影做太多的塗脂抹粉,但我對汶川有種情意結,有點渴望代入其採訪的經歷,Bobby這兩小書是非常好的切入點,又或許我已不太把它們當攝影集般看待。這兩冊印刷精美的小書,很抱歉,不作發售,我有幸成為擁有這三佰本攝影集其中的一個有緣人,各位只有羨慕的份兒好了。

Kino-eye真的發生了!

Canadian filmmaker Rob Spence shows his prosthetic eye during an interview with the Associated Press in Brussels, Wednesday March 4, 2009. The one-eyed documentary filmmaker is preparing to shoot from a camera position never used before, one lodged in his spare eye-socket. He hopes it will yield the intimacy only eye contact can achieve. (AP Photo/Virginia Mayo) ( more here ) (或可參考我的舊文《 延伸 》)

迷思創造者

奧巴馬以超強人氣支持率當選美國總統,環顧整個選舉工程的報導及訪問等等的媒體圖像,表達出來的形象竟然是一致的正派、平易近人,就像當年吳楚帆那種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氛圍,正好滿足一眾支持者胃口。媒體圖像也是文化商品,政治人物背後有公關團隊,甚至有形象顧問,這類後盾多著,也及不上一個處事謹慎到叫人悶蛋的主子。布什這方面顯得有太多素材,看看他臨下台也來個避臭鞋的狼狽窘態(不過老實說他反應算不錯!)。奧巴馬連那張官方肖像也拍得平庸無奇,光采欠奉,平淡如開水,現在他欠的正正是一些彰顯權力的圖像,或許如粵語俚語道:一張「壓得住場」的造像。 領袖照片宣示權力 跟我們同一個年代生活的人,都會還記得殖民地年代的政府機關,學校醫院諸如此類,都會掛著「事頭婆」英女皇伊利沙白的玉照,作為一種權力的延伸,是對領土的一種「虛擬統治」。那張肖像過不過時絕不重要,最重要是如「社團」的信息:這個「地頭」是我管的。權力圖像其實在商界圈子最為誇張,或者是商業媒體的圖像要不惜一切表現當事人的豐功偉績,阿諾˙紐曼Arnold Newman可以是這類造像的始作蛹者,他拍攝的稱為環境造像(environmental portrait),是用其人週邊的環境和物件來襯托他本人的成就功業,這一種攝影可歸類為錦上添花。 加拿大攝影師尤瑟夫‧卡希(Yousuf Karsh 1908-2002)是權力圖像的製作專家,而他的成名作,就是在1941年二戰初期拍攝的英國戰時首相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 1874-1965)的肖像。當時邱吉爾在加拿大演說,爭取國際支援英國的參戰,完結後卡希有兩分鐘拍照的時間。邱吉爾一向不喜鏡頭再加上壞心情,卡希感到他對待照相機「就好像對待納粹黨」一樣;他拍照時直覺地把邱吉爾嘴巴咬住的雪茄拿掉,完成了這張怒目而視的肖像。這張肖像好好營造了邱吉爾挑釁的性格,短小的身軀卻有種百折不撓的氣燄,這張照片大大振奮當時尚在跟德國單打獨鬥的英國民眾,成為當時流通最廣的肖像照片,成為一種權力圖像的極至。卡希把這幀照片命名為《咆哮的雄獅》(The Roaring Lion)。卡希聲命大噪,以後的歲月拍過不少名人,權傾一時的政治人物也不少,其中包括戴高樂、艾森豪威爾、卡斯特羅等等,大概是因為他有制作這種令人信服的英雄圖像的能耐。 光環幻滅的人像照片 說回「事頭婆」,她每年都會委約一位藝術家為其作肖像,有

Annie Leibovitz

美國攝影界八卦新聞,享譽全球的商業人像攝影師安妮·萊博維茨(Annie Leibovitz)最近典當了她畢生拍過所有照片的版權,及將來還未拍攝的工作、和她手頭紐約市的物業,抵押給一間專門接受藝術品抵押的貨款公司,換取高達一千五百萬美元的貨款,金融海嘯殺到,連萊博維茨這類吃得開的攝影師也要這樣狼狽,我當頭冒了好一把冷汗。 對於萊博維茨,我有時覺得她被過譽了。當然她拍過具有時代意義的代表性圖像,隨念一想,可以記起約翰藍儂遇刺前幾小時跟大野洋子拍的裸照,或黑人女星胡比高拔Whoopi Goldberg泡在盛滿牛奶的浴缸裡冒出頭來……她絕對聰穎醒目過人,想法多多,在商業人像範疇是不可多得的人材,但我對她拍攝一些非名人題材的作品未有太大的認同。要萊博維茨錦上添花絕對沒問題,但對一些如牛頭角順嫂等庶民百姓,他們沒有官紳名星社運份子等等的強烈個性、外形,最重要是不像這些人習慣跟照相機交流,知道跟萊博維茨拍照是什麼一回事,在這些環境,她顯得有點無從入手,拍出來如白開水味道淡然,這個想法,在她專門拍各個階層的女性造像結集《 Women 》,落差更為明顯。 不久前才看過一部有關她的紀錄片《Life Through a Lens》,片裡介紹她從《滾石》(Rolling Stone)雜誌到《名利場》(Vanity Fair)的職業生涯外,還有她的心路歷程,闡述得頗清清楚楚,包括她和親密伙伴名作家蘇珊‧宋塔(Susan Sontag)的一段情誼。片中不少跟她合作過的編輯,曾被攝的名人為萊博維茨臉上貼金,還好的是有名攝影評論家Vicki Goldberg作出中肯的評語,她有句話其實好好的總結萊博維茨的成就:「她是個在一個非常迷戀名流的圖像文化裡的頂峰人物,她能迎合大家的要求拍出美麗的照片,但到頭來這個只是一個糜爛的文化(a shabby culture)。」 最近幾年萊博維茨像交上惡運,父母和宋塔的離世對她造成沉重的打擊,近一兩年拍攝的作品常被人批評電腦修飾做得太過份,沒有以前比較率性的表現手法。萊博維茨不是我鍾情的攝影師,但我仍希望她能渡過這個難關,始終馬首是瞻,這等重量級人物也會倒下,我們的日子也不堪想像。 萊博維茨為《名利場》拍攝的其中一個經典封面:懷孕中的女星狄美摩亞(Demi Moore)。